第六章 朝日关系
朝鲜和日本同处东亚地区,是一海之隔的近邻。但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两国不仅互相隔离,而且经常发生紧张事态,一直没有建立外交关系,影响了两国的利益和地区的稳定。
影响朝日两国关系正常化的主要原因,还是因为日本对朝鲜36年的殖民统治严重地伤害了朝鲜人民。如果不是日本占领了朝鲜并进行殖民统治,就不会有后来美国和苏联的划界,就不会出现朝鲜半岛的分裂局面。所以,日本对朝鲜半岛的分裂负有不可推卸的历史责任。
随着世界冷战格局的结束,日本和朝鲜都认识到应该尽早实现两国邦交正常化。
1990年9月28日,应朝鲜劳动党的邀请,以日本自民党副总裁金丸信和社会党副委员长田边诚为首组成联合代表团第一次对朝鲜进行了正式访问。金日成主席接见了联合代表团一行。双方发表了《联合宣言》,强调要尽快实现邦交正常化。
在此基础上,1991年1月,日本和朝鲜开始了第一次部长级邦交正常化谈判,但由于种种原因,在其后的两年里,先后共进行的八轮部长级谈判均无果而终。
朝鲜和日本在谈判中有争议的问题主要有四方面:
第一是朝鲜要求日本对朝鲜进行战争赔偿问题。朝鲜认为:日本不仅在殖民统治朝鲜期间给朝鲜人民造成了重大的经济损失,而且由于日本的制约和干涉,使朝鲜战后45年所受的经济损失也巨大的,要求日本进行赔偿。
朝鲜的要求是有道理的。日本占领朝鲜期间,从朝鲜掠夺了大量的物资:“平均每年掠夺大米1000万石以上,仅在1929年一年就掠夺大豆170.9万石,1911-1942年期间掠夺了棉花60万吨。1921-1930年期间掠走黄牛57892头。1910-1920年期间在掠夺鱼类总量26.8888亿吨,1931-1943年期间掠夺原木3000万立方米。”(李钟贤《日本的战争罪》)在殖民统治期间,为了占有朝鲜的土地,日本殖民当局于1908年在汉城专门成立了“东洋拓殖株式会社”,这个国家垄断企业通过各种手段大量鲸吞朝鲜人民的土地,到1945年日本投降前,竟吞并了21万公顷土地。1911年和1918年,日本殖民统治当局又以颁布“山林法”和“林业调查令”为手段,从朝鲜总山林面积的1600万公顷中强占了1300万公顷。仅黄金一项就掠走160多吨。朝鲜人的血汗都流到了日本人的腰包里。
除此之外,日本统治朝鲜36年期间,还剥夺了朝鲜民族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和姓名的权力,破坏和抢走了无数文化遗产,杀害了200多万朝鲜人,强征600多万朝鲜青年做苦役,绑架诱拐20多万妇女充当日军“慰安妇”,使朝鲜人民遭受到了莫大的物资损失和精神痛苦。日本统治朝鲜的最大恶果,就是直接造成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朝鲜半岛的分裂,这些罪行不是一句话就可以了结的。
朝鲜以赔偿为条件与日本进行建交谈判也是有先例的,韩国1965年与日本建交时也提出过赔偿问题,结果日本以无偿援助的形式赔偿了5亿美元。朝鲜和韩国是同一个民族,都受到了日本36年的殖民统治,既然日本已经对韩国进行了赔偿,对朝鲜也应该进行经济赔偿。
不仅仅是朝鲜,就是已经与日本建交的一些东南亚国家,仍然就“慰安妇”等一些问题继续向日本提出赔偿要求。例如印度尼西亚1958年与日本签定了和约和赔偿协定,但到1995年又就1.6万名“慰安妇”问题再次向日本提出了赔偿要求。
在战后赔偿问题上,日本没有德国开明。德国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争发动国,给世界特别是欧洲国家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德国从“二战”结束之后,专门制定了战争赔偿法,分别对以色列、挪威、丹麦、比利时、法国、希腊、英国和瑞士等国进行了战争赔偿,同时还准备逐步对战争中受德国侵害的32个国家进行战争赔偿。德国这样做的结果当然获得了国际社会的尊敬和信任。
日本虽然承认对朝鲜进行过殖民统治,但否认对朝鲜发动过战争,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和朝鲜不属于交战状态,所以不存在赔偿问题。
第二是日本指责朝鲜绑架日本人问题。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先后有8批共11名日本人失踪,日本怀疑这些日本人遭到了朝鲜特工的绑架。而朝鲜则反驳日本这是诬陷不实之词,意为解决侵略朝鲜问题设置障碍。
第三是日本要求朝鲜停止导弹和核技术开发问题。为此问题,日本和朝鲜在多次的建交谈判中,日本总是按照美国的意志,将导弹和核问题当做前提条件。
第四是旅日朝鲜人的法律地位问题。这些人是日本占领朝鲜期间被强征到日本的朝鲜人以及他们的后代,在日本的法律地位还存在着很多问题,受到日本社会的歧视。
另外,战后的日本对朝鲜采取敌视政策,在外交上实行向韩国“一边倒”的政策,将日本领土提供给美军当成侵略朝鲜的军事出击基地、补给基地和修理基地。在战略上日本总是把邻国朝鲜当成第一假想敌对国,而且日本领导人还经常参拜靖国神社,企图复活军国主义,继续想向海外派兵,甚至进行核武装化,引起朝鲜和韩国的一致反对。这些也是影响朝日邦交正常化的因素。
1994年之后的谈判
1994年10月朝美《框架协议》的签定,为改善朝日关系打开了局面。因为协议中决定成立朝鲜半岛能源开发组织,为朝鲜建设200万千瓦的轻水反应堆建设提供40亿资金。日本承担10亿美元,这就使日本又开始同朝鲜打交道了。
而朝鲜为了寻求更为广阔的国际政治舞台以及进行国际经济合作,也想同日本改善关系。1995年1月中旬,朝鲜外务省发表一份声明,表示平壤准备与日本恢复谈判。
接着,朝鲜主动对日本展开了一系列积极的外交活动:在日本发生坂神大地震时,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日向驻日本朝鲜人联合会赠送了300万美元慰问金,并向日本红十字会赠送了20万美元。同时,朝鲜总理姜成山还向日本政府发去了慰问信。
日本也表达了同样的愿望。1月20日,日本外相河野洋平在国会发表施政演说时表示:“我愿意再次呼吁朝鲜来到谈判桌前,就两国关系正常化恢复会谈。我希望朝鲜就此做出积极的反应。”
经过双方沟通,3月28日,朝鲜邀请以日本前副首相渡边美智雄为总团长的日本自民党、社会党和先驱新党3个联合执政党组成的代表团访问平壤,目的是寻找重开朝日邦交谈判的契机。29日日本代表团与以劳动党中央书记金容淳为团长的朝鲜代表团进行了会谈。双方在会谈中都表示了希望两国实现关系正常化的愿望。
金容淳在会谈中指出:1990年9月签署的朝鲜劳动党、日本自民党和社会党三党联合宣言是阐明朝日关系中原则性问题的历史性宣言,它得到了两国人民的热烈欢迎,并开始了为实现朝日邦交正常化的政府间谈判,但由于意见分歧导致谈判中断。今后的会谈将是朝日谈判的继续。
在平壤访问期间,日本三党和朝鲜劳动党达成协议,确认两国早日重开关于邦交正常化的谈判。协议主要有四点内容:
1.双方为消除两国不幸的过去、早日实现朝日邦交正常化而积极努力。
2.双方确认在重开对话、实现邦交正常化谈判中,不附加任何前提条件,并使之有利于彻底改善两国关系。
3.双方确认两国间的会谈将在完全自主、独立的基础上进行。
4.双方以执政党的责任,将积极努力促进各自政府为早日实现邦交正常化而举行会谈。
朝日进行接触之后,日本为了表示诚意,6月22日,日本首相村山富市在首相官邸与外相、执政党领导人磋商,决定向朝鲜提供人道主义大米援助,用延期付款的方式结算。通过执政党同朝鲜联系,商定具体的行动方案。
6月25日,关于日本向朝鲜提供大米的谈判在日本东京的一家饭店里举行。日本方面在谈判中阐明了提供30万吨大米的方针:
1.当前以提供30万吨大米为限。
2.以利息2%-3%、宽限期为10年的分期付款方式签定买卖合同。
3.一部分大米可以作为无偿援助。
朝鲜方面希望大米援助的数量为100万吨。日本认为目前难以提供30万吨以上的大米,坚持不改变数量。谈判暂时中断。
经过再次努力,双方最终还是达成援助大米协议,日本向朝鲜提供30万吨大米,其中15万吨是无偿援助。7月7日,日本政府宣布,即将向朝鲜运送第一批4.4万吨紧急援助大米。
日本提供的大米援助,缓解了朝鲜的粮食危机,也进一步缓和了两国关系,增进了友好气氛。
9月6-9日,朝鲜和日本两国红十字会举行了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第一次会谈,签署了“日籍朝鲜人妻子访问日本协议”,并着手开始组织实施。这些妇女大部分是两种情况:一是来到朝鲜后与朝鲜男人结婚;二是在日本与在日本的朝鲜男人结婚,而后在1959年随男人返回朝鲜。朝鲜政府多次要求日本政府允许这些妇女在年事已高的情况下尽早回故乡访亲。
当年9月底,朝日双方在中国北京就日本再次向朝鲜提供20万吨大米进行会谈,10月3日达成协议。这本来是两国之间关于人道主义援助问题,但由于在会谈中涉及两国没有建交,妨碍了紧急援助运输,所以,会谈的话题开始扩大到双方准备着手关系正常化谈判。这是朝日双边关系的一大进展。
接着,日本外相河野洋平10月19日在日本众议院发表讲话时进一步发出建交的信息:“日本准备无条件与朝鲜恢复对话。”
朝鲜马上对河野的表态表示赞赏。10月30日,朝鲜外务省发言人发表讲话称:“如果要消除朝日两国的敌对关系,就应该尽早建立外交关系。”“一切取决于日本将如何采取下一个步骤。”
日本采取了“下一个步骤”──1996年年初,一贯主张改善同朝鲜关系的日本自民党桥本龙太郎内阁执政。为了加快日朝邦交正常化步伐,桥本首相派日本外务省东北亚课课长别所浩郎于3月18日访问中国,与在北京的朝鲜官员进行接触,并举行了关于邦交正常化的预备性会谈。
8月28日和29日,日本外务省东北亚课长别所浩郎与朝鲜外务省日本科科长李哲真在北京再次举行会谈,协商恢复日朝邦交正常化谈判问题。日本方面为了避免越过韩国进行谈判,所以在谈判中要求朝鲜同意举行四方会谈。但是,朝鲜要求不要拘泥于四方会谈,尽早恢复邦交谈判。
1997年5月10日,双方在北京举行了第三次科长级非正式接触。
同年8月4日,金正日委员长在发表的著作中指出:“……日本应当真心地反省过去,放弃对我们共和国的敌视政策,不要做怂恿朝鲜的分裂、阻挠统一的事情。那么,我们就将友好地对待我国的邻邦日本,不正常的朝日关系也会得到改善。”
在金正日委员长有关论述的推动下,7月24日,日本首相桥本表示,准备把科长级会谈升为参赞级会谈。
1997年8月15日,这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朝鲜在这一天宣布,朝鲜同日本将于8月21日在中国北京举行参赞级会谈,朝日双方将就重开两国邦交正常化谈判有关的事务性问题和其他悬而未决的问题进行协商。
8月21日,参赞级会谈如期举行,并且达成了两项协议:
1.早日举行第九次部长级会谈。
2.实现旅朝日本人配偶访问故乡。
此次会谈取得了进展,朝日关系出现了一个“小蜜月”。
日本首相桥本龙太郎很高兴,他说:“我感到会谈的速度比预想的要快。”日本政府于谈判结束后的第二天──8月23日,就确定了相应的落实方案,准备9月份就在朝鲜的日本妇女回国探亲问题进行具体谈判。另外,日本政府还决定,要按照联合国的要求,开始着手研究向朝鲜提供价值1000万美元粮食援助的规模和手续问题。
在那阶段的良好氛围中,日本许多代表团纷纷访问朝鲜。
8月3日,日本自民党国会议员深田肇访问了朝鲜。朝鲜劳动党中央书记处书记金容淳同他进行了会谈。金书记在会谈中说,金正日委员长提出与日本构筑友好睦邻关系的方针是今后的出发点。他强调朝鲜将积极为恢复邦交正常化谈判做出努力。在会谈中,金容淳还非正式地向深田肇提出了两点建议:
1.在邦交正常化前,两国发表友好宣言。
2.尽快互相设立代表处等机构。
金容淳书记还表明了朝鲜准备分两阶段改善朝日关系的方针:第一阶段:首先清算日本的殖民统治历史,宣布建立友好关系。第二阶段:正式开始关于缔结和平友好条约的谈判,建立邦交关系。
同一天,自民党46名成员访问了朝鲜,目的是为了了解朝鲜粮食紧张情况,以及要求让在朝鲜的日本妇女回国探亲。
从8月3日到10月底,还有许多日本代表团先后访问了朝鲜:主要有:日本福冈县议会友好访问团、促进日朝友好石川县议会议员联盟代表团、广岛新社会党县本部代表团、东京都议会议员和区议会议员组成的“东京-平壤友好交流代表团”、冲绳县自民党和社会党等四个派别代表团、日本奈良县议会“日朝亲善议员联盟”代表团、宫城县和千叶县代表团等等。
在那段时间里,访问朝鲜的日本农业方面知名人士也很多,如:京都府农协会会长中川泰宏、栎木县原农业试验场栎木分场场长以及宇都大学农学教授等人都访问了朝鲜。这些访问活动为邦交正常化谈判营造了气氛。
与此同时,在朝鲜生活的日本妇女回故乡访问活动也在进行。11月8日,在朝鲜生活的日本妇女访问团第一次组团回故乡日本访亲,这个团共15人。1998年1月27日,第二批12名生活在朝鲜的日本妇女访问了日本,实现了她们多年的夙愿。这次本来朝鲜方面按协议向日本报了15名妇女的名单,但日本以其中3名已经脱离日本国籍为由没有批准。
1998年8月31日,朝鲜在位于咸镜北道花台郡舞水端里的发射场,用一枚三级运载火箭成功地发射了“光明星”1号人造地球卫星。由于日本认为朝鲜用导弹运载技术发射卫星对日本的安全构成威胁,两国关系再次陷入低谷。
朝日建交谈判的新契机
进入1999年,国际社会对朝鲜的大环境有所改善。随着朝鲜和美国就导弹问题的谈判达成协议,朝鲜暂时冻结导弹计划,美国改变了以往全面孤立朝鲜的政策,部分解除了对朝鲜的经济制裁;朝鲜半岛北南双方来往频繁,经济合作不断取得进展。缓和朝鲜半岛紧张局势的“四方会谈”举行,美国同朝鲜开始就在朝鲜半岛建立和平机制问题进行谈判。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改善朝日关系问题被提到议事日程上来。
当年8月1日,朝鲜就朝日关系发表政府声明,阐述了对日关系的“三原则”,向日本传递了改善朝日关系的积极信息。
日本认为:这是朝方向日方发出的和解信号。所以,在9月2日韩国总理金钟泌访问日本时,日本首相小渊惠三对金钟泌总理表示:如果朝鲜不再发射“大浦洞”导弹,日本可能积极推进与朝鲜的关系。这是对朝鲜政府声明的积极回应。
接着,朝鲜外相白南舜在访问联合国时表示:日本如果能对过去的罪行进行谢罪并有补偿之意,朝鲜准备同日本改善关系。这是朝鲜对日本的又一次主动出击。
针对白南舜的讲话,9月28日,日本外相高村正彦发表谈话:“有必要解除去年8月因朝鲜试射导弹而采取的停止援助朝鲜粮食计划的对抗措施。”10月5日,日本新任外相河野洋平表示:“希望进一步促进与东亚、尤其是与朝鲜和中国的外交关系。”表明了希望与朝鲜改善关系的强烈愿望。
为了确认朝鲜是否真的愿意和日本谈判,日本外务省东亚课还与朝鲜外务省日本科再次非正式接触。经过一系列非正式接触之后,11月16日,朝鲜劳动党中央书记金容淳发函邀请日本前首相村山富市率领代表团访问朝鲜,使朝鲜和日本关系缓和进入正式接触阶段。
12月1日,日本前首相村山富市率领日本国会议员代表团会访问朝鲜,向朝鲜代表团团长金容淳转交了小渊惠三首相给金正日委员长的亲笔信。朝鲜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委员长金永南接见了日本代表团一行,给予了很高的礼遇。经过两天的会谈,双方达成协议:
1.双方一致同意要求各自政府尽早重开邦交正常化谈判。
2.双方建议各自的红十字会组织在两国政府的协助下为解决人道主义问题而开展合作。
3.双方决定将为消除两国间存在的不信任并为增进互相理解和发展友好关系而加强交流与往来。
这个协议的达成,是时隔七年之后朝日两国关系的一次重大转机,不仅有助于双方关系的改善,对朝鲜半岛及东北亚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也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村山富市回国后向小渊首相做了汇报,要求日本政府实现协议内容。日本政府随即决定,近期确定参加邦交正常化谈判代表团人员名单,争取在当年年内举行预备性会谈,并且恢复两国关系正常化谈判和重启食品援助的会谈。
为示诚意,12月14日,日本宣布全面解除1998年9月因朝鲜发射卫星而对朝鲜实施的4条制裁措施,在改善日朝关系方面又迈出了一大步。
12月19-21日,朝鲜和日本红十字会官员在北京就粮食援助问题和“绑架日本人”问题进行会谈,签署了一项“人道主义合作协议”,主要内容有:
1.日本红十字会将向政府建议,尽快恢复对朝鲜的粮食援助。
2.朝鲜红十字会将要求政府彻底调查日本“失踪人员”的下落。
3.双方决定2000年春季实现第三批日籍朝鲜妇女访问故乡。
此项协议的达成为恢复两国建交谈判铺平了道路。达成协议当天,朝鲜和日本在北京开始了邦交正常化会谈的预备性会谈。会谈进行了2天,结束时达成了明年初继续举行邦交正常化预备性会谈的协议。双方对会谈结果感到满意。
2000年3月15日,日本和朝鲜的红十字会在北京再次举行会谈。这次会谈取得了进展:
1.朝鲜方面表示,将开始对所谓“日本人被绑架”事件进行调查,如发现失踪者将采取适当措施。
2.日本方面表示,出于人道主义考虑将通过世界粮食计划署向朝鲜提供10万吨大米援助。
3.双方决定,将于4月份就在朝日本妇女临时回国问题重新进行协商。
至此,长期影响朝日建交的四个大问题已经有两个问题有了头绪:一是“绑架日本人”问题解决了,朝鲜承诺开始调查,等于承认这些“失踪者”可能在朝鲜。二是朝鲜核开发以及导弹问题解决了,朝鲜已经停止了这两项开发。还剩下日本向朝鲜做出战争赔偿问题和在日旅居朝鲜人法律地位问题了。
这两个未决问题中的战争赔偿问题的解决也在3月23日出现了曙光──这一天日本政府决定,最终将以经济合作的形式向朝鲜做出事实上的赔偿。具体数额参照日本1965年同韩国建交提供给韩国经济合作的数字。
四次邦交正常化谈判
2000年4月5日,在时隔8年之后,朝鲜和日本在平壤人民文化宫举行第九次邦交正常化谈判。朝鲜外务省巡回大使郑泰华和日本外务省负责日朝邦交正常化的谈判大使高野幸二郎分别率团参加谈判。
双方在第一轮会谈中分别做了基调发言,表示将吸取前八次谈判失败的教训,不再走会谈破裂的老路。
在会谈中,朝鲜仍然坚持清算日本的历史罪行:1.日本以法律文件形式向朝鲜人民谢罪;2.赔偿殖民统治期间给朝鲜人民造成的精神及经济损失;3.归还从朝鲜掠夺的文物;4.在日本的朝鲜人取得法律承认的地位。并且强调这四个方面缺一不可。
而日本则要求朝鲜解决导弹研制和绑架7名日本人问题。
第一轮会谈4月7日结束,双方没有达成协议。
接着又进行了第二轮和第三轮谈判,仍然没有达成协议。
朝鲜半岛北南首脑6月15日实现了历史性的会晤,也推动了朝日邦交正常化谈判的进程。在朝鲜半岛北南首脑会晤前后,日本首相森喜郎多次表示:“日本对改善朝日关系抱有强烈愿望。”
针对日本的这种心态,6月19日,朝鲜中央通讯社发表了评论《大门永远敞开着》。评论指出:如果日本真的对改善朝日关系抱有强烈愿望的话,就不应该在朝日问题上犹豫,而 应该切实采取行动,推动朝日会谈。
6月30日,金正日委员长在平壤接见了美国记者文明子(旅居美国的韩国人),文明子曾经采访过金日成主席,与朝鲜领导人关系密切。金正日委员长在同文明子的谈话中再次表达了朝鲜想同日本实现邦交正常化的良好愿望。金正日委员长对文明子说:“以前屡屡称日本为‘距离近实则远的国家’,不过我们已经做好了准备把它变成‘距离近关系也近的国家’。一对邻居却像居住在地球的两极,相对而言,把对方当做朋友交往不是更好吗?”
金正日委员长还说:“我们希望同日本实现邦交正化,但这取决于日本的决定。日本人不要老提绑架什么的,应该努力拿出诚意来清算过去,解决根本问题。”
金正日委员长的这些话对日本的促动很大。
7月27日,前往泰国参加第七届东盟地区论坛的朝鲜外相白南淳与日本外相河野洋平举行会晤。这是朝鲜和日本外相52年来首次会晤,象征着朝鲜和日本的接触提到高层次,关系进入新阶段。
会晤中,双方均表示希望实现两国关系正常化,建立睦邻友好关系。双方还一致同意8月21-26日在东京举行朝日邦交正常化的第十次谈判。
8月22日,日本和朝鲜第十次邦交正常化谈判第一轮会谈在东京举行。朝鲜代表团团长为外务省巡回大使郑泰华,日本代表团团长为外务省负责日朝邦交正常化谈判的大使高野幸二郎。
双方8月24日在千叶县木更津市举行了第二轮会谈。在会谈中,朝鲜方面虽然表现出很大的灵活性,但仍然坚持第九次谈判中清算日本殖民统治给朝鲜造成损失的4项条件。
日本方面对“清算过去”的态度是:坚持1995年村山富市首相谈话中所表明的反省和道歉的立场。谢罪可以,但由于日本和朝鲜过去不是交战关系,更不是战胜国和战败国的关系,因此根本谈不上赔偿问题。另外,日本在谈判中仍然坚持绑架日本人问题和朝鲜导弹开发问题。而且日本在这两个问题上的态度也很强硬:希望朝鲜在这两个问题上拿出“令人接受的结论”,如果朝鲜在这两个问题上不能做出令日方满意的承诺和解决办法,实现邦交正常化是不可能的。
对此,朝鲜方面的回答是:“我们根本不存在绑架日本人的问题。对根本不存在的问题没有必要进行谈判。”。在导弹开发问题上,朝方反驳说:“这是任何一个国家都应有的自主权。”
由于双方坚持各自的立场,而且在谈判形式上也有分歧,双方没有达成共识,会谈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
尽管如此,谈判结束之后,双方还是发表了联合公报,公报中提到了这次谈判中双方达成共识之处:
1.双方了解到改善朝日关系是共同的想法,以增进朝日间互相信赖的精神和早日建立睦邻友好关系为目的,进行了真挚的讨论。
2.双方在7月末首次朝日外相会谈的基础上,对清算过去等朝日间各项问题进行了坦率的讨论。并且,以促进朝日间互相理解为目的,就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交流和往来进行了具体的讨论。其中,双方对外交当局进行交流、对希望民间经济人士进行交流取得了一致的看法。
3.双方确认以后将促进朝日邦交正常化谈判,对于第十一次谈判10月在另行商定的第三国举行达成共识。
接着,朝鲜和日本10月30日在北京举行了朝日邦交第十一次谈判,12月1日在平壤举行了邦交正常化第十二次谈判,均由于朝鲜坚持“战争赔偿”和日本坚持“绑架日本人”立场,双方没有达成协议。
进入21世纪,朝日邦交正常化谈判处于停滞状态。原因之一是日本受美国布什新政府“邪恶轴心”论影响;原因之二是爆发了日本教科书事件。
教科书事件
2001年年初,日本中学教科书编撰委员会向日本政府提交了新的中学历史教科书。该教科书对原教科书进行了137处修改,美化日本的侵略历史,歪曲朝鲜历史;歪曲日本吞并朝鲜的历史,把当年日本侵略亚洲说成是“为解放殖民地而进行的大东亚战争”,把侵略朝鲜说成“帮助朝鲜实现现代化”,称这场战争“给朝鲜带来了好处”;宣扬“朝鲜威胁论”,把朝鲜半岛说成“从大陆伸向日本的一只拳头”;隐瞒日本屠杀朝鲜人和“慰安妇”事实等。
此事一传出,马上引起了亚洲特别是朝鲜和韩国的强烈反对。
2月23日,朝鲜外务省发言人发表谈话,严厉批评日本拒不反省历史,在中学教科书中任意删改过去的侵略历史内容,歪曲历史事实。正告日本如果继续进行军国主义复活的话,必将遭到朝鲜和亚洲人民的强烈反对。
3月1日,历史教科书刚刚被送到日本文部科学省审查时,朝鲜《劳动新闻》再次发表评论,谴责该教科书明显歪曲历史、美化侵略战争。并对日本政府提出警告:“日本文部科学省打算几乎不做修改地通过该历史教科书。朝鲜人民和亚洲人民对于这种蓄意歪曲历史的行为感到无比愤怒。”
韩国也是日本侵略的受害者,对日本教科书也提出了强烈的抗议。外交通商部以及一些民间团体也发表言论,批评日本歪曲历史的行为。
2月27日,韩国106名国会议员联合提出了决议草案,强烈谴责日本政府企图批准篡改历史、美化日本过去暴行的教科书。
3月13日,朝鲜和韩国的工会和农民组织分别发表联合声明,谴责正由日本政府文部科学省审查的教科书,要求日本政府对朝鲜半岛的侵略进行赔偿。
4月3日,日本政府文部科学省不顾朝鲜、韩国以及亚洲各国的抗议,审定通过了歪曲历史的教科书。
亚洲各国抗议浪潮再起。中国以及东南亚一些国家都表示强烈的抗议。
朝鲜外务省于4月7日发表声明,强烈谴责日本政府通过的中学教科书,要求日本政府立即停止歪曲和美化罪恶历史的行为。5月8日,朝鲜金日成社会主义青年同盟中央委员会发表声明,谴责日本政府通过教科书歪曲历史的行径。
韩国也对日本进行了抗议。4月3日日本文教省通过教科书当天,韩国政府发表声明,表示强烈的遗憾和深切忧虑。4月4日,韩国外交通商部长官召见日本大使,就此事提出抗议。韩国政界、教育界及社会各团体不断举行集会,还发动“禁用日本货”、“焚烧日本香烟”、“签名抗议”等抗议活动。韩国政府还于4月9日宣布,暂时召回韩国驻日本大使崔相龙,以示抗议。
韩国政府官员纷纷发表讲话,强烈抗议日本政府的行为。
4月11日,韩国总统金大中首次对日本历史教科书一事做出反应。他在接见日本代表团时说,日本不久前审定通过的历史教科书很不令人满意,韩国国民对此十分不满。
4月13日,韩国总理李汉东在讲话中也对日本政府进行了警告。
4月11日,韩国国会议员金永镇在东京永田町国会议员会馆前静坐绝食示威,抗议日本文部科学省审议通过歪曲历史事实的教科书。
5月8日,韩国外交通商部长官韩升洙召见日本驻韩大使寺田辉介,向他递交了对教科书进行修改的书面要求,要求共35处。
韩国还采取了几项措施对日本施加压力:
1.反对日本成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
2.延迟对日本的文化开放。
3.推迟原计划在6月初与日本举行的“海上搜索与救援”
联合军事演习。
根据朝鲜、韩国以及中国等亚洲国家的要求,日本不得不考虑对教科书进行修改。5月21日,日本文部科学省决定最近将召开会议,对此问题进行研究。
但是,在研究之后,日本政府7月8日却做出令人失望的决定,只对教科书进行两处并不重要的修改,而对其他多处歪曲和隐瞒历史的地方,却以“历史观多样化”为借口保持原样,这实际上是拒绝修改。
朝鲜愤怒了!
韩国愤怒了!
亚洲愤怒了,许多国家对日本提出抗议!
金大中总统在内阁会议上说“日本的行为令人难以忍受”,总统拒绝会见来访问的日本执政三党干事长代表团。韩国国会25名议员联合建议,驱逐日本驻韩国大使。韩国国防部取消了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7月中旬访日计划和日本两艘军舰访问韩国计划。文化观光部宣布无限期推迟第四次向日本开放文化市场的时间。外交通商部也宣布推迟原计划8月举行的第九次韩日文化交流部长级会谈。一些地方政府和民间团体也纷纷宣布取消对日本的访问。
教科书事件还没有完结,8月13日,日本首相小泉又到供着日本甲级战犯牌位的靖国神社参拜,这更激起了朝鲜和韩国人民的义愤。
8月16日,朝鲜和韩国民间团体联合在平壤举行集会,强烈谴责日本歪曲侵略历史的行径,抗议小泉首相参拜靖国神社,要求日本对历史罪行予以道歉和赔偿。
8月22日,朝鲜外务省发表声明,强烈谴责小泉参拜靖国神社。
韩国则宣布拒绝小泉首相准备在10月份访问韩国的要求,让小泉吃了“闭门羹”。
日本同它的盟国韩国的关系倒退了──用外交通商部长官的话说“倒退到1998年金大中总统当选时期”。
日本同它的敌对国朝鲜的关系自然更是倒退了。
就在这时,日本又掀起了海上“可疑船只”风潮,使朝日关系雪上加霜。
可疑船只事件
“可疑船只”事件起因是美国。
美国在“9·11”之后,加强了情报收集工作。2001年12月21日,美国军事基地在日本冲绳附近海面上发现了一艘可疑船只,船体上有“长渔3705”的中国字样,漆成中国渔船通常使用的蓝色。因为这一带是日本和朝鲜之间非常敏感的海域,美国立即将这一情报向日本通报。
当天下午4点,日本出动海上自卫队侦察机,在距离日本鹿儿岛县奄美大岛150公里的海上找到了这艘不明国籍船只。侦察机对该船进行拍照,并将照片发回自卫队总部进行辨认。 日本海上自卫队紧急出动25艘军舰和14架飞机配合行动,开始对该船进行围追堵截。追击过程中,在日本巡逻艇向“可疑船只”第一次警告扫射之后,船上有人挥动中国国旗,以示这是中国船只。日本巡逻艇停止射击。“可疑船只”没有减速反而继续向西行驶,在长达8个小时的追逐之后,22日凌晨,该船已经进入中国专属经济区,日本海上自卫队应该停止追逐或向中国通报,但日本没有这样做,而是再次向该船开火,该船也向日本舰艇开枪还击,并且发射了两枚手提火箭弹,因为风浪较大没有击中目标。最后日本舰艇将该船击沉,船上15名船员全部死亡。
这是日本56年来第一次在海上击沉外国船只。
事件发生后,日本政府面临着三个问题:船只是哪个国家的?为什么进入日本海域?日本将其击沉是不是违反了国际法?
对于第一个问题,日本政府曾经询问过中国政府是否有中国船只在这一带活动。12月23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章启月在记者招待会上发表声明,证实这艘船不是中国的船只。中方密切注视事态的发展,要求日本进一步通报有关情况。
随后,日本方面宣称这只船是朝鲜的。证据有5点:
1.该船船体与1999年3月23日出现在日本海的可疑船只相似。
2.第二天日本海上自卫队在海上发现的两具尸体救生圈上有朝鲜文字标的尺码和生产厂家。
3.船上人员射击命中率很高,像是经过特殊训练的特工人员。
4.日本监测到该船通讯波段与朝鲜劳动党的通讯波段相同。
5.这艘船外形是渔船,但船上却没有捕鱼设备。
朝鲜政府坚决否认该船是朝鲜船只。12月26日,朝中社发表文章,驳斥了日本方面的说法,认为日本将东海不明国籍船只击沉,这种侵犯他国水域的罪行是残暴的海盗行径和不可饶恕的现代恐怖主义。日本散布谣言说这艘船可能是朝鲜的间谍船,并称自己的海盗行为是“正当防卫”。这只能证明他们大肆鼓吹的“疑船事件”是又一次毫无新意的指责和严重挑衅,是日本一贯反朝政策的产物。
第二天,朝鲜外务省再次对日本提出警告,日本“毫无根据地”把朝鲜同被日本海上自卫队击沉的可疑船只联系在一起,朝鲜要对日本采取反措施。
2002年1月10日,从日本国会又传来消息,说从可疑船只沉没后打捞上来的漂浮物中发现了由朝鲜生产的高级过滤嘴香烟,香烟上标有朝鲜文字“平壤制造”;另外在一具尸体的救生衣口袋里找到食品花生糖包装袋,袋上印有“朝鲜平壤××工厂”字样。日本国土交通大臣扇千景表示:这些物品虽然不能证明可疑船只的国籍,但日本政府准备彻底调查此案,并计划打捞沉船。
可疑船只到底是哪国的,成为历史之谜。
为了解开这个谜,日本决定打捞沉船,以找到证据。但是,因为沉船地点在中国经济海域,没有中国的谅解与同意,打捞沉船难以付诸实施。
第二个问题其实是第一个问题的继续,只有打捞沉船,搞清船是哪国的,并且在船上发现线索,才能弄清该船的目的。
第三个问题,日本海上自卫队的行动是否合法?就很值得商榷了。
日本方面宣称,海上自卫队将“可疑船只”击沉的行动是“正当防卫行动,是依据联合国《海洋公约》、日本《渔业法》、《海上保安法》以及《刑法》采取的合法行动”。
那么,日本的行动到底是否符合上述这些法律呢?
联合国《海洋公约》中关于“紧追权”的规定是:“沿海国家主管当局有充分理由认为外国船舶违反该国法律和规章时,可对该船舶进行紧追。”但是,那艘“可疑船只”并没有违反日本的法律和规章,日本也没有找到该船违反日本法律和规章的证据,只是凭船的形体和两年前发现的可疑船只一样就行使“紧追权”,是不符合联合国《海洋公约》的。
另外,联合国《海洋公约》还规定:“在专属经济区内,所有国家,不论沿海国家或内陆国家,在本公约有关规定限制下,享有航行或飞越的自由。”这艘“可疑船只”只要没从事危害日本主权、安全以及良好秩序的活动,也有权享受这一自由。日本限制“可疑船只”的这一自由,违反了联合国《海洋公约》。
日本《渔业法》规定,日本海上自卫队有对行驶在日本经济区海域的船只行使“临检权”。但是,那艘“可疑船只”并不能肯定为渔船,因为日本方面也承认船上没有捕鱼工具。不是渔船却用《渔业法》来衡量,这就难圆其说了。
日本《海上保安法》规定:“对在本国领海不听从停船命令逃脱的船只可以合理使用武器。”但是,那艘“可疑船只”始终没有进入日本领海范围内,《海上保安法》的这条规定对其根本不适用。
日本《刑法》虽然规定了“在受到攻击后有正当防卫权”,但是,那艘“可疑船只”并没有先对日本舰艇实施攻击──无论它是哪国船都不会傻到单独对日本25艘舰艇和14架飞机进行攻击。而日本舰艇是在对“可疑船只”紧追了8个小时之后,先向该船开枪并多次射击,该船还击是在沉没4分钟前才开始的。所以,日本海上自卫队的行为根本算不上是“正当防卫”。
更为严重的是,“可疑船只”已经进入了中国专属经济区海域,按照国际惯例,日本舰艇就不能行使任何权力了。但是,日本舰艇不仅没有停止紧追,而且开火将该船击沉,这是在中国家门口打仗,侵犯了中国的权利。
正因为如此,12月26日,中国外交部紧急召见日本驻华大使馆副公使,要求日本说明情况。中国外交部亚洲司副司长程永华严正地对这位副公使指出:“在中国的大门口发生击沉船只事件,是一件十分令人遗憾的事情。”
正因为日本海上自卫队的行动不符合有关法律,日本国会才在事后召开临时国会,匆匆忙忙制定了对付可疑船只的相关立法和规定,允许追捕舰艇在警告无效的情况下进行射击,以使日本海上自卫队的行动合法,并且为今后发生类似事件采取军事行动提供法律依据。这种犯法在前,立法在后的做法,足可以看出日本自己也承认其海上行动不合法。
日本冒违反国际法和本国法律之大不韪,在“可疑船只”事件上大作文章,目的还是人为地制造紧张气氛,进而达到进一步扩大军备的目的。事实也很快地证明了这一点:“可疑船只”事件之后,日本海上防卫厅宣布,要给所有的巡逻艇安装最新式的全自动目标跟踪射击指挥系统,即使是在夜间波涛起伏的大海上,也能准确地击中目标。日本还计划为海上自卫队配备有更多武器的大型海上巡逻艇。
日本的行为,严重地伤害了朝鲜和日本之间的关系,使朝日关系再次进入低潮。
朝日外相会晤
2002年伊始,朝鲜和日本的关系出现了转机。
朝鲜首先采取一系列旨在改善朝日关系的主动措施:3月22日,朝鲜表明将恢复寻找日本“失踪者”的调查;3月26日,朝鲜宣布愿意恢复朝日两国红十字会之间的会谈;4月金大中总统特使林东源访问朝鲜时,金正日委员长对林东源表示,愿意与日本恢复会谈;6月海上冲突事件之后,朝鲜则更进一步明确表示,愿意与韩国、美国和日本恢复对话。
在朝鲜的促动下,当年7月日本向朝鲜提出,利用双方外相出席东盟地区论坛的机会,举行朝日外相会谈。朝鲜同意了日本的这一建议
7月31日,朝鲜外相白南舜在文莱首都斯里巴加湾市参加东盟会议时,同日本外相川口顺子进行了会谈。会谈结束后发表联合公报,主要内容如下:
1.双方决定就人道主义悬而未决的问题拿出诚意并使之早日得到解决。
2.双方确认为缓和朝鲜半岛及周边地区的紧张局势而做出努力的重要性。并一致认为:为此而促进有关方面的对话是必要的。
3.双方决定,为讨论和实现邦交正常化相关的所有问题以及相互关心的悬而未决的问题,将在8月份举行双方外务省局长级会谈。
4.双方决定,为在8月中旬举行朝日红十字会会谈而进行合作。
接着双方就开始落实外相会晤达成的协议──
8月19日,为期2天的朝日红十字会谈在平壤结束,双方就“失踪人员”调查工作和旅朝日本籍妇女访问故乡等一些人道主义问题达成四项协议:
1.作为对1945年前失踪的朝鲜人进行调查的结果,日本方面向朝鲜通报了3人的身份和其中1人仍然在日本生活的情况,双方决定将尽快采取措施,为这名朝鲜人与其家属见面提供方便。日本方面还表示今后继续和政府有关部门合作,进行更深入的调查并将结果迅速通报朝鲜方面。
2.朝鲜方面就中央、地方各级红十字会和人民保安省及人民委员会的相关附属机构紧密合作,对日本“失踪者”进行比过去更广泛、更深入的调查的有关情况向日方做了说明,通报了失踪者中6人的有关情况。朝方表示今后将继续进行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向日方迅速通报并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日本红十字会代表团在平壤活动期间和正在进行失踪者调查工作的朝方有关机关人员进行了会面,并就有关调查活动交换了意见。
3.双方将以此次会谈制定的名单为基础,在10月下旬实现第四次旅朝日本籍妇女对故乡的访问。
4.双方决定在今后加强紧密联系、开展工作,并根据需要进行事务级磋商。
这次红十字会会谈取得的进展使双方都受到了鼓舞。
8月25-26日,为期两天的朝鲜和日本外务省局长级会谈在平壤人民文化宫举行,就邦交正常化问题再次磋商。
在会谈中,朝鲜提出的仍然是清算历史的问题。
日本方面提出的问题是,为了打开建立朝鲜半岛和平机制的僵局,建议举行“六方会谈”。朝鲜方面对此没有具体答复。
日本还就安全问题对朝鲜提出要求:1.停止间谍船活动;2.自我克制研制和部署导弹;3.接受国际原子能机构进行的核调查。
在会谈中,双方争论最大的是朝鲜绑架日本人问题。日本方面要求朝鲜采取具体措施弄清这些人的下落,并且强调:“绑架问题不解决,就不能实现邦交正常化。”朝鲜方面没有做具体回答,只是表示“政府将与朝鲜红十字会一道努力调查”。最终双方决定将采取“一揽子”解决的办法处理这些问题──即将清算日本的侵略历史和绑架嫌疑等问题一起解决。会谈结束时朝日双方发表了联合新闻公报:
1.双方一致认为,改善朝日关系和实现两国邦交正常化有利于维护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2.双方在会谈中认真讨论了“清算历史”等与两国邦交正常化有关的一系列问题以及人道主义问题等两国间悬而未决问题的途径。双方同意为解决两国间存在的一系列问题而努力。
3.双方决定研究尽早恢复两国邦交正常化谈判的可能性,并考虑采取一揽子促进解决与两国邦交正常化有关的问题及两国间悬而未决问题的办法。双方将努力使两国邦交正常化谈判在一个月后举行。为此,双方将在必要的时候随时进行外交磋商。
4.双方对朝日两国红十字会为解决各种人道主义问题而举行的会谈表示欢迎。两国政府真诚希望这些人道主义问题早日得到解决,并决定协助两国红十字会为此而开展的工作。
5.双方同意为缓和朝鲜半岛及其周边地区的紧张局势而努力。
6.双方认为,促进朝鲜半岛及其周边地区有关各方的对话是重要的,两国应当为此做出必要的努力。
应该说,朝日外务省局长级会谈只是就一些原则性的问题阐述了意向,并没有就具体问题的解决找到共同接受的途径,没有取得实质性的成果。
日本外务省根据多次同朝鲜谈判的经验,向日本首相小泉提出建议:除非两国首脑进行会晤,否则很难解决两国间的分歧。
于是,在朝日举行外务省局长级会谈期间,小泉首相向金正日委员长发去了“日本准备认真对待邦交正常化的各种问题和悬案”,以及他本人准备访问朝鲜的信息。
金正日委员长对小泉的政治勇气表示赞赏。
接着,朝鲜和日本外交部门进行磋商,终于就两国首脑会晤达成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