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朝鲜

联系我们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传统与友谊传统与友谊

连载<<金正日时代>>--第五章 北南关系(3)

发表时间:[2013-11-4]

    金大中总统郑重邀请金正日国防委员长访问汉城,

  金正日国防委员长表示将在适宜的时候访问汉城。

  这是第一个由朝鲜半岛北南双方最高领导人亲自签署的协议,是一揽子“和平与合作”的宣言。《北南共同宣言》是继1972年《北南联合声明》和1991年《北南基本协议》之后的又一个重要成果。它将引导朝韩双方继续开展对话与合作,进一步推动朝鲜半岛的和平统一进程。

  6月15日中午,金正日委员长在百花园国宾馆设宴为金大中总统饯行。金正日委员长用法国葡萄酒向客人敬酒。客人们最后来到主桌前,包括金正日委员长、金大中总统和总统夫人在内,所有的人都手牵着手,高声唱起了“我们是一个”这首歌。

  下午4时,在平壤群众的欢呼声中,金正日委员长再次与金大中总统同乘一辆轿车抵达平壤顺安机场,沿途有数十万群众夹道欢送。在机场检阅了仪仗队之后,宾主来到专机舷梯旁,热烈拥抱,然后金大中总统登机在机舱口处向欢送的群众和各位领导人告别。

  朝鲜和韩国首脑的首次会晤,是朝鲜半岛分裂55年来北南双方关系中的一件重大的历史事件。北南首脑会晤本身,对双方来说就是成果。

  对于双方来说,这次北南首脑会晤的最大成就,是双方互相承认对方是合法的国家。双方都证实了自己不是傀儡,没有在任何国家的授意下实现首脑会晤,朝鲜民族可以自主解决统一问题。

  也许是非常的巧合,1999年6月15日朝鲜和韩国海军在西海交火,而2000年6月15日双方发表了共同宣言。那一天,恰巧有一艘韩国渔船不经意越过了海上界线,被朝方扣留,但在第二天早晨招待了船长一顿早餐后放行了。

          声誉鹊起

  回到汉城后的金大中总统,在机场受到了韩国官员和群众的热烈欢迎。他在机场发表了讲话。

  金大中总统深情地说:“我似乎走到了为南北55年分裂和敌对划上句号和打开民族史上新转机的出发点上。我此行如果能为实现朝鲜半岛的和平、南北间的交流与合作以及祖国的统一迈出第一步,我就感到无比荣幸了。”

  他还说:“在邀请金正日委员长访问汉城的时候,我曾经遇到了困难,但仍然使金正日委员长下定了决心。我说,我知道金正日委员长是一个了解东方礼仪的人,作为一个年长的老人都能到这里来,难道金正日委员长就不能去吗?我对金正日委员长说,只有您回访汉城,才能使世人相信南北的关系得到继续的发展。”

  “我与朝鲜领导人金正日委员长的会晤是有益的,前景是良好的。南北方是同一民族、同一血脉,完全能够依靠自己的力量实现统一。”

  “南北方的和解已经迈出了第一步。对南北方的和平、和解与交流合作要有耐心,有诚意,要理解对方,先易后难,循序渐进。”

  金大中总统的讲话不时被掌声所打断。

  金大中总统回到青瓦台总统府后,马上向美国克林顿总统和日本森喜朗首相通报了情况,还向韩国在野党、前任总统和政府官员们通报了情况。

  此次北南首脑实现了会晤,受到韩国群众的普遍欢迎。因为韩国实况转播了金大中总统访问朝鲜的过程,使韩国群众有幸看到两国领导人会晤的全过程。

  他们为双方首脑的握手而感动,为金正日委员长在欢迎、宴会和会谈中的妙语连珠而倾倒,为双方达成的协议而振奋。许多坐在电视机前的人热泪盈眶,热烈鼓掌。

  对于金正日委员长来说,实现首脑会晤是一次外交上的胜利。世界了解了金正日委员长,部分人改变了对金正日委员长的偏见。

  韩国《东亚日报》所做的一份调查显示:如果金正日委员长访问汉城,将受到97·3%汉城人的欢迎。这是因为韩国群众普遍被金正日委员长的外交风度所吸引,认为他健谈、豁达、幽默,面部表情真诚,在重大场合显得轻松而自信,得心应手,具有政治家和外交家的风采。他很有礼貌,时常有礼貌地做出手势,为75岁的金大中总统指路。

  陪同金大中总统访问平壤的汉城延世大学教授文正仁是这样谈他对金正日委员长的印象:“我绝不会忘记金委员长第二天举行宴会时,我本人与金委员长在木兰馆见面时的情景。有传言说,金委员长将不出席这次活动,但是他出现了。与盛传的郁郁寡欢、离群索居的形象相反,他有魅力、有威严、有自信,他的握手有力而友好。他像一位电影导演,精明地指挥着这一切。他看来十分清楚,全世界都在关注着这次会晤。”

  这位教授还说道:“金正日委员长是一位出色的听众,别人讲话时他全神贯注。他还用对待长者的尊敬对待金总统。他显然很懂孝道。金委员长回答我们的问题时诚恳自然。他对韩国了如指掌。”

  韩国记者采访了一位正在书店里买当时畅销的朝鲜书籍的韩国中学生,这位中学生说:“我们在高中所受的教育是,北方人都是共产党,都是极坏和极危险的。但我在电视上看到的金正日委员长似乎是一个非常现代、务实和有才智的领导人。我感到我过去了解的北方并不是真实的。”

  金大中总统本人在回国后接受记者采访并在各种场合多次评价过金正日委员长。“金正日委员长是一位有理论水平的人,他思维敏捷,不固步自封。他具有亚洲人儒家讲道德的特征。”“他有才华,而且热心肠。”

  在访问平壤之前,金大中总统阅览了很多关于金正日委员长的各种情报资料,但在会晤之后他发现:“我对他的看法与此大相径庭。他似乎并不是一个铁石心肠的理论家,而是一个非常敏感的人,头脑非常敏锐。……他的行为颇具儒士风范,由于我比他年长许多,他对我彬彬有礼,照顾周到。”

  金大中总统还这样评价金正日委员长:“渐渐地,我发现和这个人谈得来。他的许多话言之有理。他也乐于听取、理解并接受你的话。这可需要莫大的勇气和智慧。既然知道他具备这些品质,我深深感到他是一个值得信赖的对话伙伴。我认为,有些国家对金正日委员长作为一个领导人的评价大大失真。”

  看来,金大中总统确实被金正日委员长的风采所打动了,在短短三天的接触中,金正日委员长确实给这位长者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

  西方媒体也改变了对金正日委员长原来的印象──封闭、过着隐士般的生活。金正日委员长以他的行动表明他是一位“以非常理智的态度审时度势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政策的人”。

  一句话,北南首脑会晤提高了金正日委员长作为国家领导人在国际社会的声望。

 

         国际好评如潮

 

  国际社会普遍认为,朝韩首脑会晤是朝鲜半岛北南关系中的重大事件,会晤所取得的成果对朝鲜半岛北南关系的改善和朝鲜半岛局势的缓和具有积极的意义。既体现了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潮流,也反应出整个朝鲜民族渴望和平统一的愿望。

  中国、美国、日本、俄罗斯、法国、德国等国家以及欧盟等国际组织都对首脑会晤成功表示祝贺。

  2000年7月21日在日本冲绳召开的8国首脑会议(日本、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加拿大和俄罗斯),发表了《关于朝鲜半岛的声明》,对北南首脑会谈表示热烈欢迎,并强调其具有重要的历史性意义。欢迎朝鲜表现出的建设性姿态和韩国的包容姿态。

  韩朝关系的改善也推动了日朝关系的改善。在首脑会晤之后,日本首相森喜郎表示愿意学习韩朝两国首脑的榜样,同金正日委员长直接对话。6月23日,日本官房长官青木干雄对记者表明了这一意愿:“如果日朝首脑也能像北南首脑那样对话就好了。”

  朝鲜半岛首脑会晤,也为改善朝美关系提供了动力。2000年6月15日当天,美国农业部紧急宣布:美国将通过世界粮食计划署的紧急援助计划向朝鲜提供5万吨小麦。6月19日,为了表示对朝鲜半岛北南首脑会晤的祝贺,美国从这一天起开始执行上年9月克林顿总统宣布的放宽对朝鲜制裁的决定。美国可口可乐公司韩国分公司也立即将部分可口可乐商品运抵中朝边境,准备一旦朝方同意,就将这些商品打入朝鲜市场,这是美国商品首次进入朝鲜市场。美国国务卿奥尔布赖特6月24日访问韩国时,在汉城发表言论,敦促在韩国的美国商人要考虑到朝鲜投资。

  朝鲜半岛首脑会晤,也促进了朝鲜同东盟关系的加速发展,6月19日,东盟宣布接纳朝鲜加入东盟。

  2000年10月21日在汉城举行的第三届亚欧会议开幕式,通过了《朝鲜半岛和平汉城宣言》。与会的来自25个亚洲和欧洲国家领导人以及欧盟委员会领导人,在宣言中表示将继续支持韩国和朝鲜旨在缓和半岛局势、实现和解合作的努力。亚欧会议成员国不仅将加强同朝鲜的对话、人员交流和经济联系,而且应该通过朝鲜参加多边活动,改善亚欧会议以及个别成员国与朝鲜的关系。

  在2000年下半年举行的第55届联大上,朝鲜和韩国首次在联合国共同提出一项决议草案,10月17日这项草案被联大决定追加为联大议程,后来许多国家对这个草案感兴趣,包括中国在内的157个国家成为这个草案的共同提案国。10月31日,联合国第55届大会一致通过了这项题为《朝鲜半岛和平、安全和统一》的决议,对朝鲜和韩国领导人举行的首脑会晤及发表的联合宣言表示欢迎,呼吁朝韩两国全面落实双方联合声明及其协议的条款,以巩固朝鲜半岛的和平并为和平统一打下坚实的基础。这是联合国首次以正式文件的形式对朝鲜半岛和平进程表示支持。

  这是全世界的祝愿!

  当天朝鲜和韩国在联合国驻地各自发表公告:将全面履行共同宣言中提出的各项义务。

  从此,朝鲜半岛北南双方在各个领域的民间合作,开始转为政府间的合作。

 

          第一至第四次部长级会谈

 

  朝鲜半岛首脑会晤发表的《北南共同宣言》是纲领性文献,必须通过进一步会谈,具体落实宣言确定的原则。这个进一步落实《北南共同宣言》的机制就是北南双方部长级会谈。

  2000年7月19日,韩国总理李汉东通过板门店联络官向朝鲜内阁总理洪成南递交一封信,建议尽早举行南北当局之间高级会谈,讨论民族经济平衡发展以及进行社会、文化、体育、卫生、环保等各个领域里合作和交流问题,以履行《北南共同宣言》中达成的各项协议。李汉东还具体建议会谈双方首席代表为部长级,各自代表团成员为5人,此外还包括5名随行人员、10名记者和15名工作人员。

  朝鲜很快就做出了积极的回应。7月22日,朝鲜内阁总理洪成南通过板门店联络官向韩国总理李汉东递交了一封信,信中说,朝鲜同意在汉城举行第一次北南部长级会谈,以协商履行《北南联合宣言》的各项问题。朝鲜方面将组成35人的代表团。洪成南在信中还具体建议会谈时间定在7月29-31日,内容是讨论民族经济平衡发展以及进行社会、文化、体育、环保等各个领域的合作与交流问题,他希望得到韩国的同意。

  与此同时,7月26日,朝鲜外相白南舜和韩国外交通商部长官李廷彬在曼谷进行了会晤。这是自朝鲜半岛分裂以来两国外长的首次会晤。双方就进一步落实《北南共同宣言》、推          

动朝鲜半岛统一事业以及双方在国际舞台上开展合作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在这种积极的背景及双方的共同努力下,7月30日第一次部长级会谈在汉城举行。以统一部部长朴在圭为团长的韩国代表团和以内阁责任参事全今镇为团长的朝鲜代表团,在汉城新罗饭店举行了两轮会谈。会谈的主要收获是:

  1.双方决心按照《北南共同宣言》的精神,举行北南部长级会谈。会谈双方尊重宣言条款,摈弃过去不信任和争论的一贯做法,加强信任与合作,从解决容易的问题开始,重视事实,为和平与统一进行对话。

  2.将于当年8月15日重开1996年11月中断的北南板门店联络事务所。

  3.北南双方将于当年8月15日分地区举行南方.北方和海外同胞支持《共同宣言》以及落实宣言的全民族誓师活动。

  4.北南将就总联同胞组成故乡访问团一事进行合作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5.北南将重新连接汉城至新义州的“京义线”铁路中断的区段并将于近期就此问题进行协商;

  6.北南双方第二次部长级会谈将于2000年8月29-31日在平壤举行。

  会谈结束后,金大中总统31日接见了朝鲜代表团。这是自1992年以后韩国总统首次在总统府会见到访的朝鲜代表团。金大中总统在会见中赞扬双方代表团为达成协议所做的 努力,希望北南双方努力落实这些协议。

  第一次部长级会谈之后,双方马上落实已经达成的协议。

  板门店联络事务所正式恢复。1992年,朝鲜和韩国曾经在板门店设立过联络事务所,但因双方关系恶化,于1996年11月中断了工作。根据这次部长级会谈达成的协议,2000年8月14日上午9点30分,中断四年之久的“北南联络事务所”在板门店恢复。双方事务所各七名工作人员,开设了两条直通电话,当天双方联络官通过电话进行了交谈。事务所今后将担负北南双方之间的各项联络任务,执行双方达成的各项协议事项,为双方的各种往来和接触提供服务。

  接通“京义线”铁路计划确定。“京义线”铁路建于1906年,全长499公里,原来是朝鲜半岛通往中国的重要交通干线。1945年中断,中断部分为韩国的汶山至朝鲜凤东的20公里,其中韩国需要连接汶山至朝鲜长湍的12公里,朝鲜需要连接凤东至长湍8公里。如果得以修复,对发展朝鲜和韩国经济意义深远:一是修复“京义线”包括提高朝鲜路段的铁路质量,可以改善朝鲜西海岸铁路运输大动脉运输状况。二是韩国在朝鲜工业投资的很大一部分是在西海岸一带,这条铁路将这些新建企业以及朝鲜内地附属企业连接起来,实现原材料、成品和设备的高效运输。三是这条铁路与中国和俄罗斯的铁路连接后,将同欧洲大陆连接起来,使韩国至欧洲的货物运输从海上船运的3个星期缩短为陆上铁路运输的1个星期。四是朝鲜每年也可以从这条铁路的运输中至少收益1亿美元。好处如此之多,难怪韩国总统金大中称这条铁路为“钢铁丝绸之路”。

  2000年8月24日,韩国政府正式确定并公布了修复“京义线”铁路的计划:9月14日在靠近军事分界线的“临津阁”举行开工仪式;采取边设计边施工的办法,于2001年9月完成这一工程。“京义线”处于军事分界线12公里部分,韩国将投资547亿韩元(约1100韩元等于1美元)。与此同时,韩国还将投资100亿韩元修建一条与这段铁路平行的6公里长的四车道公路。为修复铁路和公路,韩国国防部负责于2001年4月份前清除埋设在这一地区的大约10万枚地雷。

  第一次北南部长级会谈使朝鲜半岛的人们看到了和解、合作和统一的希望,人们将更大的希望又寄托在第二次朝韩部长级会谈上。

   8月29日至9月1日,以全今镇为团长的朝鲜代表团和以朴在圭为团长的韩国代表团,在平壤举行了第二次部长级会谈,双方讨论了军事和经济合作等问题,并在以下问题上达成协议:

  1.双方将于当年再进行两次离散家属互访,双方红十字会即将就互访事宜及推进离散家属间书信往来等问题进行磋商。

  2.双方为缓和紧张局势、保障和平而努力,尽快向有关部门建议举行军事当局会谈。

  3.双方为扩大和发展经济合作,将就《投资保障协议》和《避免双重关税协议》等建立相关制度,双方专家将于9月就此进行具体磋商。鉴于朝鲜连续遭受自然灾害,本着互相扶持的原则,双方将就韩国以贷款的形式向朝鲜提供粮食进行讨论。

  4.双方同意连接汉城至新义州之间的铁路,并开设朝鲜开城至韩国汶山之间的公路,双方将于9月就动工问题进行具体磋商。

  5.双方将尽快推动解决临津江防洪问题。

  6.双方各派出一个规模为100人的观光团于9月中旬至10月初前往韩国的汉拿山和朝鲜的白头山旅游。

  7.双方将于9月27-30日在汉拿山举行第三次部长级会谈。

  第二次部长级会谈在进一步落实第一次部长级会谈确定项目的基础上,又就离散家属团聚、粮食援助、临津江防洪、互相观光等问题达成了协议,这是经过双方共同努力的新收获。

  9月27-30日,朝鲜和韩国第三次部长级会谈在韩国济州岛举行。双方决定成立一个“南北经济合作推进委员会”,以扩大双方在经济领域的交流合作。双方还就如下问题进行了讨论:

  1.双方表示将积极合作,以便迅速采取措施推进从当年年底开始的确认离散家属生死情况、进行书信往来和设立见面场所等工作。

  2.早日签署旨在促进经济合作的《投资保障协定》、《防止双重关税协定》等文件。

3.双方一致认为,有必要进行学术、文化、体育等各个领域的交流合作。

  4.韩国方面提议定期举行汉城和平壤两个城市的足球友谊赛,并提议示范性地互相交换由教授、大学生和文艺界人士组成的访问团。

  5.协商成立“北南经济合作推进委员会”,主要负责处理涉及双方的经济问题。

  朝鲜方面表示要积极研究这些建议。双方协商在第四次部长级会谈中就这些问题进行协商。

  11月11日,双方代表在平壤经过谈判后草签了有关经济合作的四项协议书:《投资保障协议书》、《防止双重关税协议书》、《关于商业纠纷协调程序协议书》、《财务结算协议书》。按照这些协议书,双方将给予进入对方地区的企业以最惠国待遇:在对方地区纳税后将不在本国纳税;当地政府原则上不得随意没收对方地区的企业的财产。双方将各自指定一家银行进行财务结算,结算货币为美元,也可以为双方同意的货币。这些协议的草签,促进了北南经济合作的发展。

  11月25-27日,朝鲜和韩国第三次第二轮部长级会谈在汉城举行。朴在圭和全今镇仍然是各自代表团团长。在会谈中讨论的主要问题是:

  1.朝鲜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委员长金永南访问韩国的问题。

  2.正式签署《投资保障协定》等经济合作文件。

  3.协商设立经济合作促进委员会。

  4.协商朝鲜经济代表团访问汉城。

  在这次会谈中,朝鲜方面建议第四次部长级会谈于12月12-15日在平壤举行,并且建议韩国代表团乘坐飞机从汉城直接飞至平壤。韩国同意了朝鲜方面的建议。

  12月12日,韩国代表团如约乘飞机从汉城直达平壤,同朝鲜进行第四次部长级会谈。全今镇在高丽宾馆迎接了朴在圭一行。双方就经济合作和人道主义问题进行了磋商。

  12月27-30日,根据朝韩第四次部长级会谈精神,朝韩经济合作促进委员会在平壤举行会议,双方就电力合作、铁路和公路修复、临津江水灾防治、开城工业园区建设等许多经济领域的合作问题进行了协商并取得多项共识。另外,双方还就经济合作促进委员会的职能、构成、任务和运行等有关问题进行了协商。

  朝鲜半岛北南双方开始逐项落实四次部长级会谈确定的事项,每一项都是鼓舞人心的壮举。

 

         离散家属团聚

 

  朝鲜半岛北南离散家庭问题由来已久。

  1945年日本投降之后,美国和苏联以北纬38度线为界将朝鲜半岛一分为二,1950年又爆发了3年的战争,使不少朝鲜同胞家庭离散,骨肉分离。人们盼望着在有生之年能同亲人团聚。

  在此之前,北南双方也做出了一些努力。

  1983年夏天,韩国广播电台创办了一个特殊节目:征集战争期间失散家庭成员地址。结果是使生活在南方的人找到了他们在战争中失散的亲人,但是无法找到失散在北方的亲人。

  1971年8月,半岛北南红十字会开始就解决离散家属问题进行谈判,到1973年已经进行了7轮谈判,没有取得成果,因意见不一致谈判于1976年6月破裂。到1984年3月,双方关系开始解冻,中断9年的会谈得以恢复,双方于1985年5月在汉城举行了第八次会谈,结果是双方同意各自派一个离散家属艺术团(50人组成)于1985年9月进行互访。1986年1月,因韩国和美国联合举行“团队精神”军事演习,导致双方关系紧张,关于离散家属互访的会谈中断。

  1989年6月朝鲜和韩国宣布交流合作原则之后,许多人通过海外渠道实现亲人团聚──在中国的延边和日本实现亲人见面。从1989年6月到2000年6月,通过海外渠道共有540个家庭实现了团聚。这个数字对离散家庭庞大的群体来说,实在是沧海一粟。。

  《北南双方共同宣言》的签署对离散家属来说无疑是福音。

  根据宣言精神,2000年6月27-30日,朝鲜半岛双方红十字会在朝鲜金刚山进行了会谈,就离散家属团聚问题达成协议:

  1.双方在当年8月15-18日期间互派离散家属访问团访问平壤与汉城;访问团共151人,由1名负责人、100名离散家属和亲属、30名工作人员和20名记者组成。

  2.韩方在当年9月送还所有愿意回到朝鲜的“非转向长期囚”。

  3.有关今后离散家属和亲属会面场所的设立、运作方式和会晤时间等具体问题,将在韩方送还所有“非转向长期囚”之后,由双方继续通过红十字会商谈决定。

  一次团聚各方只能安排100人,而申请离散家属团聚的人太多,如何分派这100人的名额就成了大事。

  韩国有关部门统计:从北方迁居到南方的有120万人,离散家属总数大约800万-1000万人,其中50%年过花甲,70岁以上的老人20万,第一次申请就有75900人。韩国红十字会只好采取电脑随机抽选的办法,先抽选出400人,然后进行家身调查,删除其中行动不便或卧病不起的,最后确定200名候选人名单,待双方交换名单进行互相确认这些人亲属的生死情况。

  朝鲜对访问团人员名单的确定持慎重的态度,主要考虑的原则是:必须有代表性,最大限度地体现这次互访的重要意义。主要选择一些画家、诗人、演员和教授等知名人物,年龄都在60岁以上。

  7月16日,双方红十字会通过板门店联络官交换访问团名单,双方将对这些成员的家属生死情况进行确定,然后于7月26日通报对方。

  8月8日,双方在板门店交换了经过确定的离散家属访问团名单。韩国访问团团长为新任的红十字会总裁张忠植。朝鲜访问团团长是天道教青友会中央委员会委员长柳美英。

  确认名单的过程也非常富有戏剧性。例如:韩国提出的名单中家住釜山的72岁的张一润,本来以为妈妈已经去世了,所以申请寻找对象是84岁的哥哥。没想到,确认名单回来之后,被告之哥哥已经去世了,而妈妈却还活着,真是令人悲喜交加。

  互访团名单确定之后,就要见面的亲人们当然非常兴奋。朝鲜一位诗人在得知自己即将要见到老母亲时,激情所至做了一首题为《我对时光的请求》的诗:

    妈妈,亲爱的妈妈,

    让时光流逝慢一些吧,

    让我的妈妈不再衰老;

    让时光过得快一些吧,

    让我早一点见到我的妈妈!

    我对时光的矛盾,

    使我不知道到底该让时光过得是快还是慢!

  亲人见面是要送礼物的。朝鲜政府为每位访问团成员准备了礼品。韩国政府为每位前往平壤与亲人见面的国民补贴了500美元,并且指导他们送衬衣、袜子和成药这些比较实用的礼品。

  失眠是兴奋的同行者。那些日子里失眠几乎成了这些幸运者的共同“疾病”,有些人不得不靠服用安眠药解决问题。

  有些人是幸运中的不幸者。一位72岁的韩国釜山居民因为就要见到109岁的老母亲兴奋了两个星期,然而就在他正式接到赴朝通知一天后,又被告之经过核查他母亲其实已经不在人世了,老人经不住这一喜一悲的打击当即昏倒住院。无独有偶,68岁的朝鲜人黄某,被朝鲜方面安排到韩国探望母亲,黄某高兴万分,但当就要动身时,黄母却因病去世了,母子重逢的机会擦肩而过,千古遗憾。

  2000年8月15日上午当地时间10时,朝鲜离散家属访问团乘坐高丽航空公司的一架专机离开平壤。平壤到汉城的直线距离为200公里,以往都是通过北京转机,现在直线飞行只用了50分钟就抵达汉城金浦机场。

  访问团团长柳美英带领100名团员、30名工作人员及20名记者走下飞机,男士一色崭新的西服,女士一色民族服装。朝鲜访问团都是由国内杰出人物组成:科学院院士、大学教授、电影导演、功勋演员、画家、诗人,以及受过金正日委员长接见的劳动竞赛模范。他们的胸前都戴着闪光的勋章。

  汉城热情地欢迎了朝鲜访问团。华克山庄是给来自朝鲜的离散家属住宿的地方,服务人员把原来摆放在房间的西方食品拿走,特意换上了朝鲜民族食品和饮料。

  汉城江南贸易大厦3层3300平方米大厅成了朝鲜离散家属团聚的地方。大厅的墙壁上是一幅母子渴望相见与和平鸽群飞的装饰画。大厅里放着100张圆桌子,每张桌子周围摆8只椅子。椅子没有扶手,为的是方便亲人相拥而泣。由于此次来汉城的人大多年事已高,怕与亲人相见时由于激动引发意外,韩国有关部门还准备了两辆救护车和一个医疗小组。

  让我们看看一组组亲人相见的镜头吧──

  曾经在韩国生活的金玄书,14岁那年一天上学就再没回来,家人都以为他不在人世了。直到1964年才知道他在朝鲜。这次金玄书到韩国来见父亲和弟弟。亲人们告诉他,母亲生前非常想念儿子,每天都端一碗清水到花园,祈祷儿子早日平安回家。如今他回来了,老母亲却不在了……

  朝鲜一位68岁的男子对他已经95岁的妈妈说:“妈妈,你别伤心,你的儿子来看您了。”母亲显然很激动,护士担心老人的身体,赶紧过来为老人量血压。

  一位激动的朝鲜男子跪在地上,一再向他的老父亲磕头,但坐在轮椅上的老父亲太老了,已经对这种场面无法做出反应。

  朝鲜人杨元烈抵达汉城时,离他的70岁生日还有3天,在汉城的姐妹们提前给他过了70岁生日。给他买了生日礼物:衬衣、裤子、领带和马甲,让他吹灭了生日蛋糕上的蜡烛,为他唱生日之歌……

  82岁的韩国老太太徐贤花送给他在平壤的56岁的小儿子金平基三双运动鞋。因为1951年徐贤花一家疏散到南方时,当时脚正患冻疮的金平基不得不留在北方。妈妈心疼小儿子的脚,妈妈的思维还停留在50年前……

  时年79岁的韩国人洪泰浩送给平壤的子女们各种蔬菜籽,包括萝卜、洋白菜和芹菜等,他希望子女们把这些蔬菜籽种下去,等到祖国统一那天,全家再一起品尝这些蔬菜。

  朝鲜访问团团长柳美英与亲人见面的方式更特别。1986年前她曾生活在韩国,那年她随丈夫、韩国前外长崔德新来到朝鲜定居,她的子女还留在汉城。现在,丈夫已经作古,她身兼朝鲜天道教青友党委员长、天道教会中央指导委员会委员长和最高人民会议大议员、常任委员。这次访问韩国,她也想见到留在韩国的次子崔仁国和女儿崔淳爱,但是,却又因为情况特殊,韩国方面没有安排会见。柳美英的两个孩子由于父母弃韩投朝,在韩国受到安全部门的长期监视,饱受歧视。他们也想见母亲,但只能在电视上看到母亲走下飞机,对着电视中的母亲他们放声痛哭。后来,女儿崔淳爱向韩国统一部提出了要求,希望能安排与分别20多年的母亲见面。统一部出于人道主义考虑,最终还是安排了柳美英与子女见面。

  母子相会、父子相会、夫妻相会、兄弟相会、姐妹相会……整个大厅里充满了久别重逢的哭声,眼泪是这里共同的产品。眼泪是苦涩的,因为那是50年岁月天涯海角的结晶;眼泪又是甜的,因为那是亲人们在有生之年终于相聚所产生的巨大幸福的结晶;眼泪是令人深思的,因为古今中外,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民族如此大范围地被分裂得这样久。

  8月17日,是朝鲜访问团与韩国的亲人最后一次见面的日子。这一天,访问团分成两个小组,分别在上午和下午与自己的亲人再次团聚,并在汉城市内进行参观。晚上韩国统一部长官朴在圭为朝鲜访问团举行了欢送宴会。

  朝鲜67岁的画家闵昌根拉着85岁的母亲的手,流着眼泪说:“妈妈,多保重,活到统一那一天,我们再团聚。”

  朝鲜金日成综合大学教授赵周京与85岁的母亲告别时很乐观:“用不了多久,妈妈,我们还会见面。”

  在汉城接待朝鲜访问团的同时,平壤也以同样的程序接待了韩国访问团。

  在平壤的飞机将朝鲜离散家属访问团送到汉城之后,韩国访问团搭乘这架飞机飞回平壤顺安机场。所以,韩国离散家属访问团比朝鲜访问团晚一个小时与他们的亲人见面。

  率领访问团的团长是韩国红十字会总裁张忠植。

  朝鲜红十字会中央委员会委员长、平壤市人民委员会副委员长等政府官员以及离散家属和群众团体到机场欢迎。访问团住进了高档次的平壤高丽饭店。

  在访问团离开汉城之前,金大中总统于8月14日在总统府设宴为访问团送行。他在宴会上说:这次双方离散家属互访是南北首脑会晤后的第一次实践,象征着南北关系进入了新的阶段。韩国政府将继续努力,使离散家属今后能团聚,并自由地选择在南方或北方生活。金大中总统还说:把南方的资本、技术与北方的优秀劳动力结合起来,把两国的铁路和公路连接起来,将使双方都受益。

  朝鲜安排韩国访问团在平壤期间有6次会面活动,其中一次集体会面、两次单独会面和三次聚餐。

  集体见面是在高丽饭店。

  让我们再来看看一组组镜头──

  金钟泰,毕业于汉城国立大学。1950年6月24日去汉城探望他的哥哥。当天午夜,战争爆发,金钟泰第二天返回他所服役的部队,随后在战争中信息皆无。他哥哥通过各种渠道打听,终于在朝鲜红十字会的帮助下在朝鲜找到了他。这对兄弟现在见面了。

  来自韩国的80岁老人李善幸,他的故乡在朝鲜平安北道,他在平壤会见了两个儿子,当他从儿子那里知道自己已经有了15个孙子和曾孙子后,老人高兴地流泪了。

  喜极而泣,喜极而晕,是因为感情积淀得太久而爆发得又太突然。想问的话太多,想说的话也太多,想听的话也太多,是因为半个世纪来亲人们没机会说过一句话。离别时是青丝,见面时是白发,互相都带来了老照片,“老照片”上的人已经真正老了,“老照片”上的家庭已经解体了,现实生活中的人早已经不是老照片上的样子了──每个家庭发生了多少事情?每个家庭又繁衍出多少家庭?

  8月17日上午,韩国访问团100名离散家属在高丽饭店与亲人话别。中午以家庭为单位共进午餐。下午安排在东平壤中央青年会馆观看朝鲜著名歌剧《春香传》。晚上由平壤市人民委员会委员长梁万吉在平壤著名饭店玉流馆为访问团举行欢送宴会。

  8月18日上午,双方访问团各自返回。

  受第一次离散家属互访成功的鼓舞,一个月之后──9月20-24日,双方红十字会在朝鲜金刚山第二次会晤,根据第一次离散家属团聚的情况,就离散家属问题达成新的协议:

  1.双方同意在10月初和11月初增加两次离散家属访问团的互访外,还同意在9月和10月示范性地互换100名离散家属名单,以确认这些人的生死和住址,并在今后逐步增加离散家属名单的交换。

  2.双方同意在名单交换后,立即开始离散家属的生死和住址的确认工作,并将结果随时通知对方。

  3.双方同意11月对已经确认生死和住址的300名离散家属进行示范性的书信往来,并在今后逐步扩大书信往来的规模。

  4.双方商定,在12月13-15日,仍然在朝鲜金刚山举行第三次会谈,讨论设立离散家属会见场所问题。

  根据双方第二次红十字会会晤协议,10月27日,双方确认了第二次离散家属互访名单,并且对家属见面时的礼品做了规范:对父母赠送一身衣料,对兄弟姐妹赠送简单的礼品,          赠送现金不超过500美元。双方确定11月30日-12月2日进行第二次离散家属互访。

  11月18日,双方正式交换了第二次离散家属访问团人员名单。韩国方面为151人,其中离散家属100人,工作人员30人,随行记者20人,团长为韩国红十字会副总裁奉斗玩。朝鲜访问团为136人,其中离散家属100人,工作人员20名,记者15名,团长为朝鲜红十字会中央委员会委员长张在彦。

  11月30日,双方第二次离散家属访问团互访开始。

  韩国红十字会副总裁奉斗玩率领的韩国离散家属访问团乘坐大韩航空公司飞机于30日下午2点抵达平壤,受到朝鲜方面的热烈欢迎。韩国访问团仍然下榻高丽宾馆。

  下午4点45分,100名离散家属分别来到二层和三层宴会厅,与等候在那里的亲人见面。

  完全是上次亲人见面场面的再现。

  访问团中年龄最大的柳斗姬老太太当年正好100岁,到平壤来见她80岁的儿子。母子见面,紧紧拥抱,失声痛哭。儿子声音颤抖地说:“妈妈,是我。您还能认出我吗?我是您的儿子。”儿媳妇在一旁说:“妈妈,我是您的儿媳妇,您辛苦了。”

  与此同时,朝鲜离散家属访问团乘坐返航的大韩航空公司飞机抵达汉城。朝鲜访问团下榻汉城蚕室乐天饭店。

    这次会见为期3天的活动包括参加5次集体活动,其中包括3次大型见面会、1次午餐会和1次告别会。这次安派的参观活动少了一些,因为根据上次访问的经验,人们更需要亲人们在一起的时间多一些。

  2001年1月31日,朝鲜和韩国红十字会在朝鲜金刚山就离散家属团聚问题举行第三次会谈,并再次达成协议:

  1.双方同意2001年2月26-28日,分别在平壤和汉城进行第三次北南离散家属团聚。

  2.双方将允许各自300名离散家属在3月15日通过板门店的朝韩联络办事处交换信件。

  3.双方一致认为,应加强寻找离散家属下落的努力和扩大交换信件的规模。

  4.双方决定4月3-5日举行第四次红十字会谈。

  根据第三次红十字会会晤协议,2月26日,朝鲜和韩国开始第三次离散家属互访。由韩国红十字会副总裁张贞子率领的100名离散家属,乘朝鲜高丽航空公司的飞机抵达顺安机场,然后在平壤高丽饭店同分别50多年的亲人团聚。同时,朝鲜100名离散家属在朝鲜红十字会中央委员会常委金京洛的率领下,乘专机飞往汉城,进行为期3天的访问活动。

  3月15日,朝鲜和韩国红十字会根据上年9月会谈协定,在板门店交换了300封离散家属信件,每封信中允许夹带1-2张照片。这是50年来双方离散家属首次交换信件。

  部分离散家属团聚令人兴奋,但也有不尽如人意之处:双方亲人团聚的数字有限,而且活动范围有限──只能在平壤和汉城的宾馆里,不允许随便离开宾馆,购物要由工作人员领着到指定的购物中心,甚至不允许扫墓祭祖等等。而且,每次团聚的100名离散家属,在几天的高兴之后,仍然陷入了分别的痛苦,有的甚至是诀别。

  是否可以让访问团成员到亲人家里住?条件成熟时是否可以让双方的人自由选择居住地?如何使离散家属团聚制度化、法律化,仍然是北南双方需要解决的问题。

  无论如何,几百个离散家庭的团圆让千万个离散家庭看到了团圆的希望。北南双方继续采取措施,选择固定场所,争取每周二让200个离散家庭进行团圆。

  由家庭团圆的希望,人们看到了民族团圆的希望、祖国统一的希望。

 

        遣返“非转向长期囚”

 

  “非转向长期囚”是朝鲜半岛冷战的产物。

  “非转向长期囚”是指朝鲜战争中被俘的朝鲜人民军俘虏、被派到南方进行谍报工作或在南方进行游击战的工作人员。他们被俘后被韩国政府根据《国家安全法》、《反共法》或《国防警备法》长期关押。在数十年的监狱生涯中,尽管韩国当局施加种种压力,这些人坚决不改变其政治信仰。这些人中有北方人,也有南方人。

  朝鲜党和政府历来对“非转向长期囚”很重视,多次同韩国交涉要求释放并遣返这些人。

  80年代后期,韩国卢泰愚政府开始陆续释放“非转向长期囚”。1993年3月,韩国曾经向朝鲜遣返了被关押34年之久的“非转向长期囚”李仁模。李仁模返回北方后,被朝鲜政府授予“金日成勋章”和“一级国旗勋章”,并授予“共和国英雄”称号。1996年朝鲜政府送李仁模到美国接受治疗。

  到1999年年底,韩国已经全部释放“非转向长期囚”。

  据韩国民间团体“送还非转向长期囚促进委员会”统计:在韩国的“非转向长期囚”共102人。这些人出狱后大多生活在民间团体或慈善机构资助设立的设施内。这些人中已经有13人去世,1人已于1993年遣返,到2000年仍然在世的有88人,其中有63人希望回到朝鲜。

  根据北南双方部长级会谈达成的协议,2000年8月23日,朝鲜红十字会中央委员会委员长张在彦通知韩国红十字会总裁熙永勋,朝鲜确认接受韩国方面提供的63名在韩的“非转向长期囚”及其家属,并欢迎他们返回朝鲜。

  9月2日,韩国通过板门店向朝鲜送还了63名希望返回朝鲜的“非转向长期囚”。在这63人中,年龄最大的89岁,最小的55岁。他们在韩国被关押的时间最长的43年,最短的15年。他们有的是自己走过军事分界线的,有的则是被人用担架抬着过境的。例如:原朝鲜人民军某部侦察员金善明,1951年在韩国铁原道被俘,1995年被释放。他在韩国监狱里被关押43年零10个月,是世界上被关押时间最长的

朝鲜民俗文化
2014-2-21朝鲜文化概况
2013-11-12朝鲜多地创建马赛克壁画 歌颂领袖金日成与金正日功绩
2013-11-12朝鲜空姐裙子变短 疑似金正恩下令更换
2013-11-8朝鲜油画

馆藏珍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