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朝鲜

联系我们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传统与友谊传统与友谊

连载<<金正日时代>>--第五章 北南关系(1)

发表时间:[2013-11-4]

第五章  北南关系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由于当时各种原因许多国家分裂成两个部分。例如──德国因为是战争发动国,战败后被美国和苏联等战胜国分别占领,强行分裂成东德和西德。

  越南是因为在民族解放战争中,北方胜利获得独立,南方先被法国后被美国扶持为傀儡政权,从而分裂成北越和南越。

  印度和巴基斯坦则是由于英国殖民统治者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于1947年为其殖民利益而将印度和巴基斯坦分治,进而分别宣布了独立。

  从以上例子看,朝鲜的分裂是完全不应该的。朝鲜没有挑起战争,如果按照德国的例证,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侵略朝鲜的日本应该被分裂成两部分,分别被盟军美国和苏联占领,而不应该是朝鲜。

  朝鲜被分裂,完全是当时美国和苏联两个大国意识形态对抗导致的。

  日本帝国主义占领朝鲜时期,曾经在1945年2月重新编制军队,将驻扎在朝鲜北纬38度线以南的日军划归大本营直接指挥,以北的日军归占领中国的关东军指挥。在苏联宣布对日作战时,美国为了限制社会主义的苏联军队东进,进而扩大美军的势力范围,向苏联提出了以38度线为界,以北的日本关东军由苏联红军负责解除武装,以南的大本营直属日军由美军负责解除武装。

  据曾任驻韩美军司令查尔斯·邦斯特和曾任美国国务卿的迪安·腊斯克回忆:1945年8月10-11日,在日本投降之际,美国国务院、陆军部和海军部举行调整委员会会议,拟定美、苏分别占领朝鲜方案,准备同苏联谈判。当时邦斯特和腊斯克都是陆军大校,他们受命到另外一个房间去,在30分钟内拟定出分割朝鲜半岛的方案,两位大校提出了以38度线为界分裂朝鲜的方案。当初美国以为苏联不会接受这个方案,因为38度线过于偏北,但还是在同苏联的谈判中提出了这个方案,目的在于试探一下苏联的态度。如果苏联反对,就撤回这个方案,把分界线再向南划一些。没想到在后来的谈判中苏联完全接受了这个方案。就这样,朝鲜非常简单地被分裂了。

  进入20世纪90年代,柏林墙倒塌了,越南也已经统一了,但朝鲜半岛的分裂仍然存在。朝鲜、韩国和美国部署在38度线附近的兵力多达百万,使那里成了世界上兵力最密集的地方,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火药库、“地球上最危险的地方”。用美国主管东亚事务的助理国务卿的话说:“不知一觉醒来朝鲜半岛会发生什么?”

     特别是1975年之后,韩国在38度线以南修筑了横贯东西长达240公里的水泥墙,更使北南相互隔绝,互相对立。钢铁与水泥的冰冷碰撞,使双方军事摩擦不断发生。

  例如:1997年7月16日,朝鲜方面称:上午10点50分左右,朝鲜人民军巡逻部队在军事分界线北方所属地区进行正常的巡逻任务时,韩国军队武装人员突然用无后座力炮和12.7毫米大口径机枪发射了3060多发枪炮弹,致使人民军士兵严重负伤,哨所建筑物也受到破坏。韩国方面称:上午10时57分,7名朝鲜人民军军人非法越过非军事区内的军事分界线进入韩国江原道铁原郡金化邑约70米,韩方在用广播警告无效后,发射200发子弹以示警告,朝鲜人民军哨所随即用机关枪等重武器向韩方射击80余发子弹,并发射炮弹十几枚。韩国方面没有任何伤亡。

  就是这些大大小小的摩擦,造成了双方的伤亡。据美国供提的数字:到2002年双方已经有1315人丧生,952人受伤──其中美军92人丧生,132人受伤;韩国338人丧生,657人受伤;朝鲜837人丧生,163人受伤。

  美韩两国为了对付随时可能在半岛发生的战争,还联合制定了对朝作战的“5027作战计划”。这项计划是1992年制定的,1995年进行了部分修改。这个计划共分5个阶段:

  第一阶段:在发觉朝鲜南侵之后,美韩两军马上在韩国展开兵力,增强美军作战能力。为了把南侵限制在局部地区,防止发展为正式战争,拟由一个航空母舰战斗群、包括隐形飞机在内的200-300架飞机和2万多人的军队参加。使用的武器包括地对地导弹和“爱国者”截击导弹。驻韩美军和驻日美军以及来自美国本土的军队将参加第一阶段的作战,所需兵力可在24-48小时以内到达朝鲜半岛。

  第二阶段:进入正式战争,对朝鲜的水库、桥梁等战略据点进行破坏,把南侵阻止在汉城以北,并着手破坏朝鲜军队的后方设施。派往朝鲜半岛的美军在击败朝鲜军队的同时,进入北进的准备阶段。在战争爆发的90天内,在朝鲜半岛集结美军50万人、飞机1600架以及包括5艘航空母舰在内的200多艘军舰。

  第三阶段:消灭南进的朝鲜主要战斗力量,并命令美韩军队开始北进。与此同时,展开大规模的登陆作战。

  第四阶段:美韩军队进入朝鲜直至把平壤孤立起来。然后占领平壤,在朝鲜建立统治。

  第五阶段:实现以韩国为主导的统一。

  这个计划虽然没有实施,但多年来发生在朝鲜半岛的美国空军飞机越境侦察、朝韩海上冲突、双方交火事件接连不断。

  问题的关键是实现朝鲜半岛的和平统一。

  实现民族和祖国的和平统一,是金日成主席生前最大的愿望,他曾经说过:“我要把祖国统一作为最大的礼物,送给人民。”金日成主席为朝鲜半岛的和平统一贡献了毕生的精力。

      金日成主席关于祖国统一的基本构想

      金日成主席早在1972年7月4日就提出了统一祖国的“自主、和平、民族大团结”的三项原则;1993年4月6日提出了“朝鲜全民族大团结十大纲领”;1980年10月10日提出了“高丽民主联邦共和国成立方案”。其中“高丽民主联邦共和国成立方案”的基本内容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支军队,一个外交,两种制度,两个政府。这个方案受到了朝鲜半岛北南双方以及海外朝胞的普遍认同。

  对此,韩国也提出了和平统一的基本构想──即邦联制构想,其要点是:一个民族,两个国家,两个政府,即两个国家联合起来的邦联制国家。

  北方的联邦制和南方的邦联制,既有共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共同点是一个民族、两个政府、一个形式上统一的国家体系。基本不同点是:一个国家和两个国家问题、中央集权和地方集权的问题、统一对外关系的问题、统一军队指挥权的问题和统一加入联合国的问题;

  在金日成主席关于祖国统一一系列纲领性文献的指导下,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朝鲜半岛北南双方就开始了实质性的、积极的接触。

  1972年7月4日,半岛北南双方签定了《七·四联合声明》,确认了祖国统一的三大原则。

  1992年2月19日,双方签署了《北南和解、互不侵犯和合作交流协议书》和《朝鲜半岛无核化协议》。

  同年8月17日,北南双方政府总理在平壤举行的第八次高级会谈中又签署了三个附属协议──即政治、军事和合作交流协议。双方还共同宣布成立“北南和解共同委员会”,从而完成了履行《北南和解、互不侵犯和合作交流协议书》的所有基础工作。

  这些协议书的签定,证明了北南双方都有和解统一的诚意,也证明这些年来尽管双方一直处于对峙状态,但双方的关系一直在发展,祖国统一的步伐在迈进。据统计:1987-1992年这5年间,北南双方举行的多层次、多渠道的会谈多达150多次。比1972-1987年16年间举行的会谈次数还要多。

  1993年5-10月,双方进行了3次工作代表接触,就互相交换特使问题进行会谈,但没有解决实质性的问题。

  进入1994年,北南双方加快了接触的步伐。3月1日,根据朝鲜和美国达成的协议,北方会谈首席代表通过电话向南方会谈首席代表发出通知,表示将于3月3日前往板门店南方一侧,进行第四次工作代表接触,议题仍然是互相交换特使。

  3月9日,朝鲜北南双方在板门阁举行第五次工作代表接触,就互相交换特使问题会谈,但因南方部署“爱国者”导弹的原因,会谈没有取得成果。

  3月12日,双方在板门店南侧“自由之家”举行第六次工作代表接触,这次接触取得一定进展,双方就特使交换协议书的28项条款中的大部分条款达成一意见。但在交换的任务、时间和顺序这三个方面还存在分歧。

  3月16日和19日,双方又举行第七次和第八次工作代表接触。这两次接触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

  美国前总统吉米·卡特6月中旬访问朝鲜,金日成主席抓住了这一历史机遇,推动加快北南接触的进程。6月18日卡特前总统返回汉城之后,向金泳三总统通报了访问朝鲜期间金日成主席关于北南问题的谈话内容。金主席说:“在解决朝鲜半岛问题上,北南都应该积极参与。朝鲜北南关系至今没有取得实质性的结果是令人遗憾的。北南关系40多年了没有得到改善,双方都负有责任。核问题如果能够解决的话,北南关系将会出现重大的进展。”卡特还向金泳三转达了金主席的口信:愿意无条件地、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与金泳三总统会晤。

  金泳三总统表示接受金日成主席的建议,并希望会晤的时间越早越好。韩国执政党和反对党也都欢迎举行南北首脑会晤的建议。

  6月20日,韩国总理李荣德正式致函朝鲜总理姜成山,建议就早日举行南北首脑会谈问题,于6月28日上午10点在板门店南方一侧“自由之家”进行由南北双方副总理为首席代表的筹备工作接触。

  6月22日,朝鲜总理姜成山用电话通知韩国总理李荣德,朝鲜同意韩国的建议,准备派代表团前往板门店进行工作接触。

  6月28日,朝鲜北南双方工作接触会谈在板门店南方一侧“自由之家”举行。朝鲜参加会谈的首席代表为朝鲜最高人民会议统一政策委员会委员长金容淳,另外两名代表为副委员长安炳洙和政务院责任参赞白俊。韩国首席代表为副总理李洪九。

  上午10点,当金容淳率领朝鲜代表团进入“自由之家”时,受到李洪九的热情欢迎。他说:“和平必须捍卫,无论出现任何情况都要履行和遵守《南北基本协议书》和《朝鲜半岛无核化宣言》。”

  经过会谈,双方签署了协议书:

  1.双方决定7月25日-27日在平壤举行北南第一次首脑会谈。

  2.第二次首脑会谈将在第一次首脑会谈结束后商定。

  3.为进一步协商首脑会谈的具体程序和工作安排,双方代表将于7月1日在板门店北方一侧“统一阁”举行工作会谈。

  4.为确保首脑会谈的成功举行,双方将努力增进信任,以便为首脑会谈创造良好气氛。

  7月1日,双方在板门店北方一侧“统一阁”再次会谈,就首脑会晤再次磋商。

  7月2日,双方在板门店南方一侧“自由之家”举行会谈,达成14项协议。主要内容包括:

  1.南方首脑随行人员为100人,记者为80人。

  2.会谈形式为单独会谈,也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几次。

  3.双方会谈中各有2-3名助手参加。

        4.会谈场所不设立国旗等任何标志和不必要的设施。

  5.南方首脑经过板门店后乘北方的轿车前往平壤。

  6.北方保障南方记者的采访。

  7.对首脑会晤情况进行电视直播。

  8.南方先遣队提前3日到达。

  9.7月13-16日,双方各派17人再次进行工作会谈。

  10.就安全警卫问题进行最后检查。

  朝鲜半岛北南双方就首脑会晤达成协议,将实现朝鲜半岛分裂49年以来进行的首次首脑会晤,受到全世界和全民族的瞩目。如果这次首脑会谈取得成功,将为实现朝鲜半岛的和平与自主和平统一提供转折性的契机。

  遗憾的是,协议达成6天后,金日成主席因病突然逝世,使原定的北南首脑会晤与历史擦肩而过。

  金日成主席逝世之后,朝鲜半岛北南关系一度处于低潮。主要原因是韩国政府动用《国家安全法》,禁止南方各界人士以各种方式悼念金日成主席,甚至还逮捕了一些人。韩国的一些官员还发表了攻击金日成主席的言论。韩国还在当年10月上旬举行了有490架战斗机参加的空中军事演习。这些行为当然激怒了朝鲜,导致朝鲜半岛形势一度紧张。连美国都不得不出头劝止韩国,不要对朝鲜发表挑衅性言论。

          援助大米协议

  1996年11月24日,金正日同志在视察板门店时,将金日成主席提出的统一祖国三项原则、朝鲜全民族大团结十大纲领和高丽民主联邦共和国成立方案这三个纲领性文献,归结为统一祖国的“三大宪章”,这是对金日成主席祖国统一思想的归纳和升华。

  金正日同志继承领袖遗志,下决心实现朝鲜民族的统一。他在《切实贯彻伟大领袖金日成同志关于统一祖国的遗训》一文中说过:“继承伟大领袖的崇高意志,实现祖国统一,这是我们党和人民的革命情谊和义务,是时代交由我们民族的任务。不论在祖国统一的前进道路上有任何艰难险阻,我们也要坚决贯彻伟大领袖金日成同志统一祖国的遗志,也要尽到我们这一代在祖国和人民面前肩负的责任和任务。”由此可见金正日同志实现祖国统一的决心。

  1995年是朝鲜光复50周年,朝鲜半岛北南双方掀起了联合举行庆祝大会的热潮。

  朝鲜首发倡议。1月24日,朝鲜劳动党、最高人民会议、社会民主党、天道教青友党、职业总同盟、社会主义青年劳动同盟和祖国统一民主战线等组织,在平壤举行联席会议,通过了致韩国各政党、团体、各界人士及旅居海外的朝鲜人的呼吁书。呼吁他们在当年8月15日祖国光复50周年纪念日那一天,在板门店举行民族大会,谋求和解与团结,推动祖国统一事业。

  这是金日成主席逝世之后,朝鲜首次向韩国发出的呼吁。

  第二天,韩国对朝鲜的呼吁给予了积极的答复。韩国统一院次官宋荣大发表声明:建议韩朝举行副部长级会谈,磋商庆祝朝鲜半岛光复50周年等问题。

  2月1日,朝鲜社会民主党也致函韩国民主党,建议举行一次北南双方政治家的会晤。信中说:“由北方、南方和海外同胞联合庆祝祖国解放50周年的这一建议,将为祖国统一提供一次历史性聚会的机会。为了这一目的,北方和南方的政治家必须早日会晤,以便在今年祖国解放50周年之际,开创祖国统一的新阶段。”

  2月3日,韩国副总理兼统一院长官金德在记者招待会上建议,希望北南双方尽早举行会谈,会谈地点在汉城或者平壤,或者在板门店。这是韩国在不到10天内第二次表示愿意同朝鲜进行对话。

  朝鲜方面也做出了积极的回应。4月11日,朝鲜党、政府和群众团体在平壤文化宫举行联席会议,讨论促进国家的自主和统一问题。最高人民会议议长杨亨燮在会上提议:当年8月15日在平壤或汉城召开民族大会,探讨全民族大团结的途径。为了使会议获得成功,北南方和海外侨胞各出5名代表组成筹备委员会,5月中旬在汉城或平壤召开首次工作会议。为了开好这次大会,朝鲜方面成立了“北方筹备委员会”。

  遗憾的是因为种种原因,联合庆祝大会没有实现。

  因为当时朝鲜正处于经济困难时期,接下来双方的接触大都是围绕南方向北方援助大米而进行的。

  韩国政府对援助大米态度很积极,除了都是民族同胞的原因之外,韩国还想利用大米援助打开南北对话通道。所以,一些韩国官员称之为“大米外交”。

  1995年5月15日,韩国总统金泳三在汉城召开的国际新闻学会首次会议上发表讲话时说,韩国要长期向朝鲜以低息提供粮食和其他商品,这是逐渐实施南北统一的部分内容。“即使我们必须从外国购买大米,也要增加运到北方的大米。”

  6月17日,朝鲜和韩国在中国北京开始就大米援助问题进行谈判。这是自1994年金日成主席逝世之后双方第一次正式接触。经过5天谈判,6月21日双方达成韩国无偿向朝鲜提供价值2.7亿美元的15万吨大米协议。谈判结束之后,双方代表以友好的姿态并肩走出会场。这是朝鲜首次接受南方提供的紧急食品援助,是北南关系的一次突破。

  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45周年纪念日,韩国根据协议,用“海角”号货船从东海港出发,开始向朝鲜启运无偿援助的大米,首批启运数量为2000吨,货船在24小时之后抵达朝鲜罗津港。在此期间曾经发生过韩国运输大米船只的“国旗事件”,后因双方妥善处理,化解了矛盾。第二批由2艘船运送的1.3万吨大米也于7月13日运往朝鲜。

  接着,7月16日朝鲜和韩国在北京举行第二轮关于大米援助问题的会谈。双方在会谈中也讨论了其他一些政治、经济和社会问题。朝鲜表示出希望韩国对其发展项目投资的意愿,并且表示愿意让韩国在朝鲜东北部的罗津-先锋自由经济贸易区里开设一个贸易办事处。这是北南关系的又一次突破──以大米援助为契机,促进北南经济交流与合作。

  援助大米也不是一帆风顺。8月9日,发生了朝鲜以间谍嫌疑船名义扣押韩国一艘向朝鲜运送大米船只事件──该船船员在进入朝鲜港口时违规拍照。为此,韩国宣布第三轮大米会谈无限期延期,在事件没有解决前,剩余的大米运期也将延期。

  8月11日,双方就这一事件在中国北京进行谈判,达成协议之后,朝鲜于8月13日将扣押船只释放。

  朝韩双方第三轮大米援助会谈9月29日至10月2日在北京举行,遗憾的是双方没有达成协议,因为韩国的援助是有条件的:坚持朝鲜归还5月份误入朝鲜领海的一艘渔船──朝鲜当时依据国家法律,命令这艘渔船停驶,在它拒绝的情况下开炮示警,并最终扣下这艘渔船。朝鲜认为有条件援助是不能接受的。会谈结束之后,韩国要求第四轮会谈在朝鲜半岛举行,被朝鲜方面拒绝,朝鲜谈判代表全今哲强调:韩国“必须对过去的罪行”改过自新,然后才能到双方领土上进行谈判。

  虽然朝鲜后来释放了渔船,但第四轮大米援助谈判没有举行,因为1995年年末,双方在板门店军事分界线发生了军事对峙,关系一时紧张起来了。

         板门店对峙事件

  事情的起因是韩国和美国于1995年年底宣称,将在1996年1月举行联合军事演习。

  朝鲜警惕了,因为美韩很可能利用朝鲜暂时的经济困难,以军事演习为借口发动北侵行动。在这种背景下,朝鲜除在舆论上抨击韩国之外,还在12月初对军事部署做了调整──包括将85架战斗机调往军事分界线附近的机场。

  韩国立刻就此事展开宣传:北方为了转移国内的粮食危机,很可能对韩国发动军事进攻。

  这样一来,双方都戒备起来了。

  1995年12月7日,韩国国防部长官李养镐命令:韩国武装部队全体人员进入5个月的戒备状态,直到1996年4月30日为止。

  当天朝鲜就对此做出反应,朝鲜政府通过朝中社发表评论:“韩国的傀儡们由于资金丑闻而陷入了最严重的政治危机。因此他们高喊北方要进行挑衅,越来越疯狂地对付北方。”

  12月9日,韩国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尹龙男又在陆军将领会议上宣称:“明年上半年(朝鲜)挑衅的危险性增大。”

  朝中社则针对他的讲话反驳说:“以火力对火力,这就是朝鲜人民和人民军队的意志和决心。”

  对峙形成。

  1996年3月29日,朝鲜人民武装力量部第一副部长、次帅金光振通过朝中社发表谈话。他说,种种迹象表明,朝鲜半岛的停战即将达到极限,南北朝鲜分界线南侧有军事调动,就其规模和强度而言,这些军事演习已经接近实战。也就是说比去年增加30%,比前年增加50%。“所有这一切表明,南方当局濒于入侵北方。”“现在的问题不是在朝鲜半岛会不会爆发战争,而是何时发动的问题。”

  韩国认为朝鲜可能因为经济困难而发动袭击,以转移国内的视线,也提高了调门。3月30日,韩国国防部发表声明:“北方昨天发表的极为敌对的声明在韩国和国外已经引起了一场争论和担忧……我们的军方坚决警告:如果北方进行军事挑衅以转移人们对其自己问题的注意力,它最后将付出高昂的代价。我们的军队将随时准备立即击退北方的任何挑衅。”

  双方的宣传战逐渐升级。

  4月4日,朝鲜人民军授权在板门店发表一项声明,指责韩国向军事缓冲区调动人员、坦克、火炮及其他重武器,这是违反停战协定的行为,朝鲜将放弃管理非军事区的义务,并将采取正当的防卫措施。

  韩国针对朝鲜的声明马上召集负责国家安全的部长会议研究对策。会后韩国国防部发表声明:“北方的声明同北方次帅金光振3月29日发表的言论一致……是宣布北方将单方面撕毁停战协定并进行新的军事挑衅。汉城不会允许任何破坏停战协定的行为。我们将根据韩美防御体制对这种行动立即给予坚决还击。”

  驻汉城的美军司令部也针对朝鲜的声明发表声明:“尽管朝鲜的声明在几处都是含糊其辞的,但这项声明显然是朝鲜在企图废除1953年停战协议方面迈出的危险的一步。”

  朝鲜没有理睬韩国和美国的威胁,开始针对韩国的军事演习采取正当的防卫措施了。

  从4月4日开始,朝鲜连续三天派出武装军事人员进入非军事区。最大的一次行动是4月6日晚上8点,12辆卡车装载着大约300名军人和82毫米无后座力炮、火箭助推榴弹和轻重机枪进入非军事区,分10人或20人一组进行了两个半小时的军事增援演习后撤离。

  同一天,“联合国军”司令部通过板门店停战村的热线电话同朝鲜人民军进行联系,要求他们对此行动做出解释。

  朝鲜朝中社对此做了公开的解释:“不言而喻,我们的人民和人民军队不能坐视局势的发展,这可以被看作是战争前夜的局势,我们不能不采取反措施。”“金泳三集团不断进行针对北方的军事演习,把非军事区军事分界线北部变成军事区和入侵北方的出发点。既然我们不能单方面遵守朝鲜停战协议中有关军事分界线一带的非军事区的规定,我们采取反措施是非常正当的。我们的人民和人民军队的革命习惯是用火力对火力,对挑衅者进行千倍的惩罚。”“我们不空谈,而是把我们过去说的话付诸实施。如果南方傀儡们挑起战争,我们将给予他们致命的打击。”

  朝中社的解释更加引起了韩国方面的高度戒备。总统金泳三当天召开国家安全保障会议,他在会议上说:“北方最近的一系列行动是根据长期计划预谋的挑衅行动。在北韩公开用其军队进行挑衅的时候,我们的部队必须保持高度的警惕。”他命令武装部队进入全面戒备状态

  韩国国防部还命令将对朝鲜的情报监视级别从过去的三级提高到二级。韩国情报监视共分四级,平时为四级,1992年10月因朝鲜宣布进入准战时状态提高到三级。现在又提高到二级,是“出现国家利益明显遇到危险的迹象时”采取的监视态势,这是1981年以来所未有过的。在这种状态下,美国和韩国的联合军用飞机的侦察活动、预警、情报监视系统加强了对北方的监视,同时,开始对紧急状态下的快速反应体制进行检查。

  朝鲜半岛的紧张局势引起了国际社会的严重关注。

  日本首相桥本4月8日表示,他对朝鲜士兵进入板门店非军事区感到担忧,他认为朝鲜局势极为危险,担心朝鲜半岛可能出现“军事意外”。但他认为,朝鲜向非军事区派部队的目的可能是迫使美国同朝鲜进行直接谈判。

  法国外交部发言人雅克·鲁梅尔哈特表示:“法国呼吁朝鲜要极其慎重,停止这一违反停战协定的行为。促进南北对话,构成朝鲜半岛和平的基础。”

  俄罗斯外交部副部长亚历山大·帕诺夫发表讲话,呼吁朝鲜和韩国进行对话和会谈。他希望那里不要发生直接的对抗。“在保障朝鲜半岛安全的新的制度建立起来之前,应先按老制度办。要进行对话和会谈。朝鲜半岛问题的解决要求许多国家的参与。”俄罗斯政府还在4月9日派熟悉远东问题的帕诺夫去朝鲜,对平壤提出召开国际会议解决冲突的方案。

  中国外交部4月9日举行记者招待会,发言人陈健在招待会上表明中国政府的态度:“我们希望朝鲜半岛保持和平与稳定,朝鲜和韩国应该通过谈判解决他们之间不断升级的争端。”他同时强调:“应该用一个新的和平机制取代停战机制,但在新的长期机制建立之前,停战机制仍然有效。”

  美国比较明智,低调处理。“联合国军”司令部发言人赖茨发表声明,除了谴责朝鲜严重违反停战协定之外,还说:“我们这里的局势一贯紧张,所以我们要非常仔细地注视这里正在发生的情况,没有理由感到恐慌。朝鲜军队的防御态势没有实际改变的迹象。我们也丝毫没有改变我们的防御态势,我们所做的只是密切注视局势的发展。”声明强调指出:非军事区其他地方局势仍然正常。美国白宫发言人迈柯里4月8日发表谈话也认为:“我们没有看到表明将采取敌对行动而集结进攻力量的任何迹象。”

  正因为美国政府的低调处理态度,3.7万驻韩美军警戒状态没有升级。

  朝鲜和韩国继续互相发动舆论攻势。

  4月8日,朝鲜《劳动新闻》发表题为《不要轻举妄动》的文章:“南方的傀儡们对目前的形势的严重性不作冷静的分析,正在轻举妄动。他们把从前的战争爆发硬同我们扯在一起,散布我们要‘进攻’,并扬言我们将对此‘付出代价’。他们还召集‘紧急安保会议’和发表了声明等。”“今天,由于南方加强只有战争前夕才可有的十分危险的军事行动,朝鲜半岛的局势正处于最糟糕的状态。南方的傀儡们错把我们的忍耐当成了软弱,更加猖狂地进行北侵战争阴谋活动。我们对他们的这种无礼和不知分寸的行为再也不能忍耐和视而不见了,我们的自制和忍耐已经超过了界限。”“南方傀儡必须牢记,如果把我们的警告当做空话,一味坚持战争歇斯底里,将会招至不可避免的灾祸。到时候再后悔就迟了。”

  4月9日,朝鲜《劳动新闻》发表社论:“目前,人民军全体将士士气高昂。只要我们尊敬的最高统帅同志一声命令,他们就能一举粉碎敌人。”社论还强调了金光振次帅曾经说过的话:“我们国家面临的形势到了战争的边缘。问题不是会不会爆发战争,而是战争何时爆发。”同一天,金光振在平壤庆祝金正日同志当选国防委员会委员长3周年的报告大会上也就南方当局的军事演习等问题发表了言论:“在今天这样严峻的时刻,我们人民军研究其对策是完全正当的,现在已经无法继续维持军事分界线非军事区的地位,在我方的对策中,不能不包括应付这种情况的措施。”

  同一天,韩国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尹龙男命令边防部队,如果北方军队踏上南方领土,就将实施“战争法规”。韩国内务部还在当天宣布,将在克林顿总统来访前夕,即4月15日,在全国范围内举行一次防空演习,防止朝鲜可能发动的“不可预测的行动”。

  同一天,美国政府又发表了平息半岛局势的积极的评估。国务院发言人格林·戴维斯说:“在过去两天里,朝鲜没有再入侵非军事区。”“我们希望朝鲜继续遵守停战协定,不再派军队进入该地区。”美国一直认为这些行动并不构成重大威胁。美国还一直不支持韩国一些官员所持的对进入非军事区的朝鲜军队开枪的想法。另外,美国当时也一直想同朝鲜进行直接谈判,不想同朝鲜把关系搞僵。或者说美国明白朝鲜的意图。正如当时美国政府一位官员所说:“要做的最重要的事情是缓和朝鲜半岛的气氛。”

  板门店事件逐渐平息之后,朝鲜同韩国又继续开始了关于大米援助的交涉。但是,现在的大米援助已经不是无条件援助,而是有条件援助了。

  4月29日,韩国政府向朝鲜政府提出建议,如果朝鲜同韩国进行对话,韩国就继续提供大米援助,因为朝鲜以前只同美国进行对话──朝鲜认为韩国是美国的傀儡政权。

  1997年5月,美国、日本和韩国协商,联手用举行谈判为先决条件,然后再向朝鲜提供粮食。

  同年8月16日,韩国总统金泳三在庆祝光复52周年发表讲话时,提出了韩国向朝鲜继续提供大米的三点建议:

  1.找到一个结构性解决方案,解决朝鲜长期存在的粮食短缺问题。

  2.通过对话实施一项使南北双方人民共同富裕的计划。

  3.韩国帮助朝鲜改善同日本和美国的关系,使朝鲜加入国际组织并得到国际社会的援助。

  在提出这三条建议的同时,金泳三也警告说,这些建议必须在朝鲜改变态度后才能实施。

  这种附带先决条件而提供的粮食援助,极大地损伤了朝鲜的自尊心。第二天,朝鲜《劳动新闻》发表文章,抨击金泳三的讲话,“是企图使一个渴望统一的国家成为别人嘲笑的对象。”“是一个分裂主义者的胡说”。

  朝韩双方的大米援助谈判破裂。 

        北南会谈新机遇 

  1997年7月之后,朝鲜结束了为期三年的国丧,金正日同志被推戴为朝鲜劳动党总书记,1998年被再次推戴为国防委员会委员长。金正日同志开始加大推进朝鲜半岛北南双方和平统一进程的力度。

  1998年2月25日,金大中正式就任韩国第十五届总统。这位声誉很高的新总统对促进朝鲜半岛和平统一抱有极大的热情。

  从以上两个方面看,朝鲜半岛北南接触的新机遇出现了。

  早在金大中就任韩国总统之前,金正日总委员长就已经注意到了这位新总统在开拓北南关系新局面上的可能性。他在1997年8月4日发表的著作中对这位即将“出山”的韩国新领导人呼吁:“如果今后南方当局不辜负全民族的期望,从今天反民族、反统一的对抗政策中摆脱出来,并以实际行动表示出积极的变化,那么,我们就将随时同他们会晤,就民族命运问题开诚布公地进行协商,共同为实现祖国统一做出努力。我们将关注南方当局持什么态度和立场以及如何行动。”

  接着,朝鲜在1998年发表的元旦社论中,又向这位即将上任的韩国总统提出了改善北南关系的四点建议:

  1.改变对和解采取的对抗态度。

  2.拆除沿非军事区一线修筑的水泥墙。

  3.正式废除国家安全法。

  4.解散韩国的主要情报机构。

  在金大总即将就任总统前夕,1998年2月20日,朝鲜祖国统一委员会副委员长朴英洙代表朝鲜政府指出:“韩国          -195-

‘政权’的交替是件好事,这将成为我们民族同过去诀别,走向自主、和解,缓和紧张局势道路的机遇。我想我们的民族不会经常有这样的好机遇。”

  朝鲜对金大中总统寄以希望,金大中总统也确实抓住了历史机遇。

  金大中,1925年出生于全罗南道,从50年代步入政界,几遭独裁者的迫害,甚至被判处了死刑,有过流亡生涯,为韩国的民主政治奉献了自己的一生,属于民主人士。据说金大中一生有两个抱负:一是竞选国家最高领导职务,二是实现国家的统一或为统一奠定基础。现在,他的第一个抱负已经实现了,是他为第二个抱负──祖国统一尽力的时候了。

  金大中撰写并出版了几本论述祖国统一的书,根据这几本书,他在80年代初就提出了关于祖国统一的基本构想:

  第一阶段:两个朝鲜组成一个邦联,在这个邦联中,将维持一个民族的原则,有两个拥有独立政府的国家,并使双边合作制度化。

  第二阶段:两个朝鲜组成联邦,形成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和一种制度,但是有两个自治的地方政府。在这种联邦制度中,对外关系、国防等其它重要的外部事务将由一个中央政府来管理,而两个自治的地方政府将管理余下的内部事务。

  第三阶段:完成统一事业,建立一个既有中央政府又有几个地方自治政府的统一的国家,就像美国和德国那样的联邦制国家。

  客观地说,金大中总统的统一构想与金日成主席的统一构想有相同之处。

  金大中总统在朝鲜半岛统一问题上分阶段实施的构想,与他对德国统一的透彻研究有关。金大中总统曾经在英国剑桥大学专门研究过德国统一问题,在德国刚刚统一的时候也到德国做过实地考察,他被当时统一后德国的混乱和互相之间的心理差别所震动:“我看到,虽然柏林墙倒塌了,但人们在心理上的柏林墙并没有消除。所以,从那时起我就认识到,任何真正的统一都不是一夜之间就可以实现的。如果不这样做,就会永远背沉重的历史包袱。”

  正是基于这种理念,金大中总统坚信:促进朝鲜半岛合作与交流是消除朝鲜半岛紧张局势的惟一途径,并且将为实现国家统一打下基础。

  金大中就任总统的的第一天,1998年2月25日,他就在就职演说中提出:“我提议互派特使以推动实施南北基本协议的内容。如果北方希望举行首脑会晤,我愿意参加。”他还说:“我们将积极促进南北间的和解与合作,我们首先将在双方能够接受的领域展开合作。我们只有真诚地贯彻这些协议,才能成功地解决半岛内部的问题,才能沿着更广阔的道路走向统一。”

  金大中总统上任后提出的对朝政策是:要在和解和合作以及稳定和平的基础上发展南北关系,解决南北关系问题要在1991年双方缔结的关于实现民族和解、相互交流合作和互不侵犯的基本协议书的基础上。韩国新政府将履行有关帮助朝鲜建设轻水反应堆的协议,并通过合理的办法解决对朝鲜的粮食援助问题;建议交换特使,商谈履行南北基本协议书的问题,金大中总统还表示希望进行南北首脑会晤。

  金大中总统上任以来,决定不用冷战时代的“眼镜”看待朝鲜,同时净化韩国情报部门的领导层,从而保证使韩国对朝鲜以及领导人有一个更为客观的评价。他认真研究过金正日委员长,会见过一些见过金正日委员长的韩国各界人士。他认为:“金正日是一位务实的领导人,有良好的判断力,知识渊博。”他反复指示情报部门不要侮辱金正日委员长,也不要低估金正日委员长。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金大中总统上任之后提出了对朝鲜的“阳光政策”,其核心是在发展同朝鲜的关系中,不孤立朝鲜,不破坏朝鲜的稳定,不采取吸收和同化的政策。“阳光政策”的提出,对促进朝鲜半岛的和平与稳定具有积极的意义。

  所以,在金大中总统上任不久,朝鲜就主动向南方伸出了橄榄枝。

  1998年4月6日,朝鲜向韩国发出了为促进祖国统一而进行对话的信号。朝鲜劳动党中央书记、最高人民会议统一政策委员会委员长金容淳,在当天纪念金日成主席《争取祖国统一全民族团结十大纲领》发表5周年大会上表示:“消除朝鲜半岛北南双方现存的严重军事对峙状态,是改善北南关系、实现半岛和平统一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只要这是真正出于和平统一的目的,我们就将不拘形式予以回应。”他确信:只要双方共同努力创造有利于对话的氛围,朝鲜半岛北南关系就会出现积极的变化,统一进程也将打开有利的局面。

  韩国接受了朝鲜的橄榄枝。4月11日,朝鲜和韩国4年来的第一次高级会晤(副部长级)在北京举行,朝鲜的5人代表团由政务院参事全今哲率领,韩国5人代表团由统一部次官丁世铉率领。双方均将这次会晤作为改善北南关系的转折点和分水岭,表示要真诚合作。这次会谈讨论的议题有:

  1.韩国向朝鲜提供化肥和食品。

  2.促进离散家庭团聚。

  3.互相交换特使。

  4.履行双方达成的基本协议。

  会谈本来应该于13日结束,但延期到14日,原因是双方就韩国向朝鲜提供化肥一事出现了分歧:朝鲜希望韩国提供50万吨化肥以供目前春耕生产之需,而韩国答应只提供20万吨。朝鲜要求只就化肥供应而会谈,把人道主义援助与其他政治问题分开;韩国则要求将化肥问题与离散家属和交换特使等问题同时讨论,后者是前者的前提条件。

  朝鲜代表全今哲就此问题的观点是:“韩国是将政治条件同经济和人道主义混为一谈。南方应首先援助化肥,为改善关系创造良好的气氛。如此,其他问题自然就会提到日程上来。”

  韩国代表丁世铉就此问题的观点是:“我们要求的是互惠互利,北方不能拿到化肥就走。北方应为在边界地区设立团聚中心及邮件中心制订时间表。”

  会谈没有结果。只好暂时休会。

  本次会谈虽然没有结果,但毕竟半岛北南双方进行了高级接触,为未来的进一步接触奠定了基础。

  北南双方均继续做出了和解姿态。

  4月13日,韩国政府确定了进一步加强北南交流的三项方针:

  1.扩大包括各大企业和经济集团负责人在内的经济人士访问北方。

  2.允许北方租用南方企业闲置的设备。

  3.废除向北方一次性投资100万元的限额。

  4.从只允许部分行业向北方投资转为只禁止部分行业向北方投资。

  韩国的决策是促进北南交流的积极行动。

  朝鲜也在积极行动。4月18日,金正日委员长在致“纪念北南朝鲜政党、社会团体代表者联席会议50周年中央研究讨论会”的一封题为《全民族大团结实现祖国自主和平统一》的信中说:“所有朝鲜人,不管在北方、南方还是在国外,都应该互相访问、接触、促进对话和加强团结。”在这封信中,金正日委员长还提出了著名的“民族大团结五大方针”:

  1.民族大团结彻底以民族自主原则为基础。

  2.在爱国爱民族的旗帜和祖国统一的旗帜下实现全民族大团结。

  3.改善北南双边关系。

  4.反对外来势力的支配和干涉,反对同外来势力勾结的民族的叛徒,同反对统一的势力进行斗争。

  5.进一步加强北南和海外全体同胞的相互来往和接触,发展对话,加强声援和联合。

  金正日委员长提出的“民族大团结五大方针”,为今后加强双方接触指明了方向,也触动了金大中总统。

  在北南双方积极氛围的推动下,金大中总统开始做美国的工作。6月8日,金大中总统访问美国。他在同美国总统克林顿的会谈中,建议美国缓解对朝鲜的经济制裁,因为这样符合韩国和美国的利益,也有利于朝鲜半岛的和平与稳定。

  在朝鲜和韩国的共同努力下,双方关系逐渐升温。

    转眼朝鲜半岛光复53周年纪念日到来了。8月15日这一天,朝鲜在板门店举行了隆重的“争取民族和解团结统一大庆典”,来自朝鲜半岛以及海外的68个政党、团体代表以及各界朝侨2000多人出席了大会。与会者再次呼吁朝鲜半岛北南双方和海外侨胞超越思想、信仰、政见和制度的差异,增进相互了解,扩大交流合作,实现民族大团结,积极推进朝鲜半岛自主和平统一的进程。

  同一天,韩国各界人士也在汉城世宗会馆举行大会,庆祝光复53周年和建国50周年。韩国总统金大中在大会上发表讲话,号召“二次建国”。他表示:韩国坚持以前提出的对朝鲜政策的三大原则立场,为消除朝鲜半岛的战争威胁,实现自主和平统一而努力。他还建议组成部长级或副部长级的对话机构,进行真诚的对话。如果平壤同意,他准备派总统特使到朝鲜商谈所有问题。

  在这种积极的氛围中,进入1999年之后,朝鲜半岛北南双方都表示出进一步加强接触的愿望。

  1月4日,韩国总统金大中在主持新年第一次安保会议时宣称:当年韩国安保的主要政策目标是增进朝鲜半岛的和平与稳定,继续推动韩朝双方的交流与合作。韩国政府将积极推进与朝鲜政府的对话,重点放在解决离散家属问题和支援朝鲜发展农业问题上。

  朝鲜则采取了更为主动的措施。2月3日,朝鲜通过板门店转交了一封致韩国政府、各政党团体和各界人士的公开信,提议下半年举行北南高级政治会谈,在民族自主和大团结的旗帜下,消除战争威胁,年内打开祖国统一的新的突破口。

  第二天韩国就做了答复。韩国总统发言人表示:“北方提出高级会谈是一个进步。我们积极看待这一建议。我们呼吁北方现在就安排会谈,但不要有任何附加条件。”发言人认为: 

 

朝鲜民俗文化
2014-2-21朝鲜文化概况
2013-11-12朝鲜多地创建马赛克壁画 歌颂领袖金日成与金正日功绩
2013-11-12朝鲜空姐裙子变短 疑似金正恩下令更换
2013-11-8朝鲜油画

馆藏珍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