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民族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了勤劳智慧、整洁简朴、尊老爱幼、能歌善舞、礼貌待客等优良传统和美德。
公元14世纪后,中国的儒家思想传入朝鲜,并在社会生活中逐渐取得了支配地位,成为维持家庭、社会、国家秩序的基本理念。使社会的伦理道德、婚姻制度、女性地位和风俗礼仪等发生了较大变化。现在,有些影响虽然还长期残存,但根据国家的政策,女性社会地位也随着慢慢提高了。
朝鲜族以素服为主要服饰,故有“白衣民族”之美称。不论男女老幼,服装以白色或浅色为多。妇女的长裙上起胸部,下面拖到脚跟,宽舒自由。男子穿短衣肥裤,外罩坎肩,农民喜戴漏斗形竹帽。幼儿的衣服袖口常常配上很漂亮的七彩缎。朝鲜人能歌善舞,妇女喜欢压跷板、荡秋千;男子喜欢摔跤、球类活动。头顶重物是妇女的特长,粮、水罐及各种物品顶在头上,行走自如。
朝鲜族住房十分考究,传统住房多为木制圆房顶,房屋墙体多用白灰粉刷,十分洁净明亮。室内有三、四个小房间,宽敞整洁。
朝鲜人非常注重礼节,表达感情细腻、含蓄。同辈之间、对长辈、对晚辈的用语有严格的区别,即使地位高的人对长辈也要用尊称。日常生活中,一切以老人为先。人们在见面和离别时,行鞠躬礼并握手,以表示尊敬和谢意。妇女则只鞠躬,一般不与男士握手。告别时,一手提裙,一手下垂鞠躬,面对客人慢慢退去,显得非常诚恳。
朝鲜人在语言词汇中有许多忌讳。因为他们的语言文字与中国的文字语音有许多联系,如“私”“师”“事”“四”等字与“死”发音相似,对这些都很敏感,认为“4”是不吉利的数字。
朝鲜人喜欢吃打糕、冷面、狗肉、辣泡菜和各种清淡的风味小吃。调味喜用辣椒粉、胡椒粉和芝麻,很少用糖和醋。忌食羊肉、鸭子。朝鲜族善饮,常制作“马戈利”米酒招待亲朋好友。
朝鲜十分注意节日习俗。除了一些国家法定节日要进行庆祝外,很多民间节日也要进行庆祝。朝鲜很多民间节日都与中国相同,如春节、元宵节、端午节、寒食节、中秋节、冬至节等。(字幕:朝鲜主要法定节日有:1月1日元旦、2月16日金正日诞辰日、4月15日金日成诞辰日、6月1日儿童节、9月9日国庆节、10月10日朝鲜劳动党建党纪念日、12月27日宪法节)
春节,也称阴历年,历来是朝鲜人欢庆的节日。现在,朝鲜人即过阳历年,也过阴历年。在朝鲜,过春节与中国的风俗基本相同,但朝鲜族也有特有的庆祝方式。春节到来时,家家户户大扫除,街道和村庄都披上节日盛装。除夕,亲朋欢聚一起,相互拜年,吃自制的打糕、年糕汤、八宝饭和米酒等食品。大年初一,人们到长辈家拜过年后,便去参加民间举行的各种民俗游戏与文艺活动,或全家人到户外放风筝、跳跳板、玩陀螺、踢毽子、玩冰车等各种活动。
4月15日是金日成诞辰日,1994年7月8日金日成逝世后,这一天被国家定为“太阳节”,成为朝鲜永久性的,也是最大的民族节日。朝鲜每年在金日成和金正日诞辰日都要以隆重仪式加以庆祝。